親吻:遇到人該如何問候歐洲大陸的貼面禮習俗棘手嗎
在工作中遇到人該如何問候?歐洲大陸的貼面禮習俗是否已落后于時代?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值得分析。
“我已經意識到,女性力量甚至僅僅是女性獨立的一個核心要素是親吻。”
這封電子郵件在午餐前送達。嘉賓們正齊聚一堂,為下一屆英國《金融時報》巔峰女性(Women at the Top)峰會的主題獻計獻策。這位杰出的發件人雖不能參加,但她想分享自己對議程的想法。
親吻。這一主題有些出人意料,但并不令人震驚。我們在工作中遇到人該如何問候?這是一個棘手而又多變的問題。在會議上討論這一話題既讓人緊張,又切合當前社會熱議的主題。握手和親吻——最怪的就是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對其他領導人的握手和親吻——是權力游戲,值得分析。
在午餐期間同其他嘉賓聊天時,我也認識到自己覺得難以把握合適的問候方式。
身為一個拘謹的英國男子,我生來只會用力握手,我習慣用這種方式來問候我的近親、朋友和陌生人。
但是當我在20世紀90年代被派往布魯塞爾時,我不得不習慣歐洲大陸風俗。社交場合已經相當困難。我在比利時遇到了我的西班牙妻子,我學會了與她的西班牙女性友人和親屬——有時候是第一次見面,偶爾甚至還有男性姻親——反復進行貼面禮。
工作場合就更復雜了。遇到陌生男女,握手仍然是我首選的打招呼方式。但我似乎已開始自然地,甚至老練地回應女性熟人的歐洲大陸正式親吻禮——親兩次。
有些同事堅持認為這是錯誤的。Lex專欄負責人喬納森?古思里(Jonathan Guthrie)今年寫了篇文章,專門講他嚴格遵守只握手的問候方式。他最近跟我說,他仍然認為比這更親密的方式都是出格的。喬納森現在的副手伊萊恩?摩爾(Elaine Moore)在2014年曾明確要求男性不要以親吻(有時是在他們第一次會面時)來歡迎她。她說這樣的問候現在越來越少了。
她很超前。#MeToo運動揭發的種種丑聞正確地突出了在所有工作關系中,有關權力和允許的問題。Ted Baker最近不得不委托一家律所來調查“強迫擁抱”的指控,導致這家時尚品牌的創始人雷?凱爾文(Ray Kelvin)被迫休假。我的另一位同事、前零售記者克萊爾?巴雷特(Claer Barrett)描述了第一次見到凱爾文時被他擁抱的經歷。她寫道,“這并不是他最奇怪的地方”。但仍然很奇怪。
行為古怪的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讓-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最近受到了應得的抨擊,他在一次歐盟峰會上粗暴推搡了憤怒的特里薩?梅(Theresa May),我認識的一位女性高管怒吼道,“這是典型的阿爾法男子控制姿態”,隨后他還被看見與一位女同事打招呼時揉弄她的頭發。
這些都屬于冒犯的舉動,男性——也包括女性——都不應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作出這類舉動。即使獲得許可,這些舉動也逾越了界線。
對問候的困惑有著漫長、令人尷尬的歷史。根據露絲?古德曼(Ruth Goodman)最近的一本書,在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吻手禮有“很多讓你自找難堪的可能性”。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的朱莉婭?蘇維萊托(Juulia Suvilehto)研究過社交接觸,曾告訴我“重要的是要確保問候方式與雙方關系以及當地文化相符”。
我知道什么是允許,也知道什么是邊界。但我仍擔心自己的選擇。我可以單寫一篇專欄來分析記者與聯系人變成朋友之后的情況——以及他們是否應該這樣結交朋友。我只想說,我熟識的一些女性每次問候時都會親吻我,如果我換成握手,那會比接受她們的親吻更加尷尬。
《與美國人共事》(Working with Americans)的合著者艾莉森?斯圖爾特-艾倫(Allyson Stewart-Allen)告訴我:“一旦你越過了握手的級別,一切都可能發生。”但是,作為一名在世界各地生活和工作過的美國人,她也贊賞問候習慣上的文化差異。她的建議與克萊爾?巴雷特的相似:從對方那里得到線索。
前文中那位對容克那種動手動腳的問候方式不滿的女高管也同意,并又舉一例:“你永遠阻止不了荷蘭人在你臉上親三下。安全的做法是不要親吻。但我們都是人,如果當時情況感覺正確的話……”。但恰恰是“情況”發生了變化,令這一領域變得充滿變數。
我顯然應該宣布2019年為握手年,但我可以預見例外情況。我也知道你會因為想太多而搞砸打招呼的場合。這讓我回想起了引發這篇反思的那封電子郵件。午餐會后我瀏覽郵件,發現那封郵件有一個更新。那位杰出的嘉賓原本想寫的是“核心要素‘缺失’(missing),而不是‘親吻’(kissing)。”
厲害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