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學平:水墨造型語言新 線條靈動一脈承
——專訪黑龍江省繪畫藝術家于學平先生
全媒體記者:張行方 高華芬
于學平先生無數次參加社會各類團體舉辦的慈善公益捐助活動,把自己的善行化作一縷陽光,照亮社會的每個角落,用自己一顆溫暖的心弘揚社會正能量,把自己的德行化作一團火焰,點燃弱勢群體的希望,用自己善行義舉融化他們心靈堅冰,奉獻出一個藝術家的情和愛,為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偉大復興富裕強大的中國夢,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于學平先生,藝名:青云山人、青雲客、清風道人、于腮Silvester ,黑龍江省人,畢業于齊齊哈爾大學工藝美術系, 師承國畫大師齊白石第三代傳人胡樂平。
現為:美國休斯敦中國藝術中心客座教授,河北美院客座教授,北京進化世文動畫工作室導演,英國書畫研究院副院長,歐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簽約畫家,中國漫畫藝術研究會會員,北美畫派和平畫展委員,新華融媒書畫院(國際名家畫院)簽約畫家,中國書畫進萬家組委會特約藝術家,中國出版數字集團認證畫家,中國國典書畫院會員,國禮書畫院會員。北京市朝陽區詩書畫研究會會員。
2015年《三前世界2號》作品,獲得美國書畫藝術研究院、中美藝術家聯合會、美國中國畫學會主辦的“愛與和平”佳作獎;
2017年6月《渡濁》作品在2017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賣。
于學平先生在水墨人物畫創過程中,以造型的基本構成元素為筆墨依據,運用書法筆墨的語言向外界傳達畫家想要表達的思想。做到雅俗共賞,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要表現的事物,往往對其產生的創作沖動,再利用傳統中國詩書畫的語境,并結合現代美學將意象展現出來,傳統的水墨生動的藝術展現老師獨特的精神氣質與追求。
于學平先生水墨人物畫的創作中,特性是中國繪畫藝術與書法藝術有密切的聯系,在繪畫過程中,對人物的描寫并非簡單地呈現人物的外在形式,而是通過筆墨語言及筆墨勾勒手法展現人物內在的精神氣質,讀者可從畫面看出畫家所要展示的人物精神氣質和藝術氣象,而這些需要畫家發揮書寫性的筆墨意蘊。
而這一點正是于學平先生孜孜以求的,師承齊派的于老師把繼承傳統,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走向國際化為己任。
于學平先生其作品所用筆墨的手法,在虛實相生中表現出靈動的線條之美,其書寫性筆墨的巧妙運用使造型的刻畫栩栩如生,既具有造型之美又具有寫意之美,讓繪畫作品在書寫性線條的運用中,更突顯物外寫意性的意象之美,充分展現所描繪人物精神氣質的與眾不同,同時展現了作者的精神內涵,使筆墨之美在人物畫的表現中與畫家的精神之美融為一體。
相信假以時日,于學平先生的繪畫藝術會在祖國的藝術天地里綻放華彩,讓人刮目,讓人驚羨,讓人仰視,他,一定能。
責任編輯:高華芬
附:于學平先生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厲害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