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記不得自己上一次來紹興魯迅故居是哪一年啦,反正肯定是十幾年前。所以,這次抽空從杭州坐地鐵來到這里,感覺就有些不一樣,是那種熟悉中夾雜著幾絲陌生的感覺,有似曾相識卻又不完全確認的那種特別。

出站就是魯迅故里步行街。

這個玻璃房就是地鐵站進出口
真是做夢都沒有想過這輩子居然可以坐地鐵從杭州到紹興,來魯迅先生的家鄉(xiāng)看‘三味書屋’和“百草園”,因此,出站時還真有點在夢里的味道。



這步行街不在我的記憶中,應該是后來改造才成如此模樣與規(guī)模的。現(xiàn)包括魯迅故里、創(chuàng)意工坊、紹興特產(chǎn)等魯迅文化區(qū),紹興美食新天地、咸亨酒店、美食小吃等市集美食區(qū),社戲水陸體驗區(qū)、文創(chuàng)書店、鄉(xiāng)情民宿等古越風情區(qū)。






到紹興了,紹興八寶總要嘗嘗的
有:茴香豆,黃酒,醉魚干,醉雞,
醬鴨,腐乳,筍干菜和香糕

數(shù)年的精心打造,這里已經(jīng)成為環(huán)境優(yōu)美、商業(yè)繁華、文化濃厚、管理規(guī)范的高品質(zhì)步行街,不得不承認這里是展示紹興城市形象的靚麗名片。



走在這條街上,讓我大感詫異的是到處可見咸亨酒店的名稱,居然有酒店、飯店、餐飲樓和新天地,也有夜宵,等等與等等,看來,這成為了一塊引人招牌,被過度的開發(fā)與利用了,而遍地開花的結果,我想,效果卻適得其反、顧客反而就不那么稀罕了……


我心目中正宗的咸亨酒店還是這家
門口站著的孔乙己,笑容依舊……


根據(jù)防疫要求,在服務中心辦理必要的查驗手續(xù)后,即可領得一張參觀五大景點的免費門票,有魯迅祖居、魯迅紀念館、魯迅故居,三味書屋和風情園等,環(huán)環(huán)相連,十分方便。

周家老臺門 魯迅祖居





老臺門占地 三千多平方米,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其主體建筑共分四進,第一進儀門上方懸掛著一塊藍底金字的“翰林”匾。第二進為廳堂,俗稱“大堂前”,廳堂正上方高懸一塊大匾“德壽堂”。第三進是香火堂前,第四進為樓房,亦稱座樓,為居住之用。整座周家老臺門布局周密、嚴謹,極富紹興地方特色,遠遠望去,白墻烏瓦,黑白分明,富有韻味。

窄窄的河道,悠悠的烏篷船,船上戴著氈帽的船工……這是典型的紹興情景!
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是紹興市區(qū)僅存的清代私塾。在魯迅故居東約70米處,本是壽氏書房,后改為私塾,魯迅12歲至17歲時在此入塾。書屋是壽家臺門東花廳,坐東朝西,三開間平屋。屋后有小園一,植有臘梅、桂花及天竹等,為魯迅與同學課余嬉戲之處。

三味書屋明間額懸“三味書屋”匾,金柱配聯(lián):“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詩書”,均由梁同書書丹。
“三味”的意思為:讀經(jīng)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xihai醋、肉醬)。匾額下掛著一幅松鹿圖,學生每天上學要先對著匾額和松鹿圖行禮,來代替向孔子行禮,然后才開始讀書。

三味書屋書屋中間設塾師壽鏡吾座位,周圍沿墻處及窗口均設學生課桌;魯迅課桌位于書屋東北角,桌面右角刻有“早”字,是幼年魯迅刻以自勉之作

門外是孔乙己給小孩分茴香豆的雕塑
白墻上“多乎哉?不多也!”幾個醒目大字
讓人不由回想起魯迅“孔乙己”文中有趣的描述——
“有幾回,鄰居小孩子聽得笑聲,也趕熱鬧,圍住了孔乙己。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一人一顆,小孩子吃完豆,仍舊不散,雙眼都望著碟子。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遮住,彎腰下去講道,“不多了,我已經(jīng)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個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因此這一群小孩子全部都在笑聲里走散了。”

魯迅故里記

魯迅故居外圍情況


魯迅故居
紹興魯迅故居,在魯迅紀念館西側(cè),屬清代建筑,在周家新臺門的西軸線上 。紹興魯迅故居含三味書屋和周家老臺門 ,紹興魯迅故居新臺門坐北朝南共六進,有八十余間房子,連后園即百草園在內(nèi)占地4000平方米。



魯迅曾經(jīng)的臥室

魯迅兒時的場景雕塑
也煞是生動有趣
百草園
百草園原為周家新臺門族人所有的一個荒蕪的菜園,魯迅曾經(jīng)回憶說:
“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童年魯迅經(jīng)常和小伙伴們來此園中玩耍,自尋樂趣。


多次出現(xiàn)在魯迅筆下的那口古井
魯迅筆下風情園


魯迅筆下風情園設在周家新臺門東側(cè),原為朱家老宅,又稱“磐廬”,主人叫朱閬仙,即買下周家新臺門的“朱文公的子孫”。有不少游客誤以為也是周家的。朱家臺門占地三千平米,是當?shù)刈钌萑A的花園臺門建筑。


2003年景區(qū)改造后,在這里布置了紹俗祝福、越俗漫話、迎神賽會、男婚女嫁四個主題陳列館,解讀魯迅作品中的一些場景,讓游客更直觀地了解紹興民風習俗。臺門中心有一方水池,池中建有戲臺和船廳,是看戲、飲酒、賞月絕佳之處。


磐廬石

此磐廬石為明朝重臣朱庚故物,當年朱庚榮歸故里,其山東門生饋贈此石、清光緒年間,紹興名士朱閬仙向朱庚后商購得此石,置于池中,名其宅為“磐廬”。抗戰(zhàn)期間,朱氏將磐廬轉(zhuǎn)讓給紹興開明紳士朱伸華。此石三易其主,不易其姓,可傳為佳話。
魯迅紀念館

紹興魯迅紀念館,始建于1973年,總占地面積達6000平方米,是建國后浙江省最早建立的紀念性人物博物館。主展廳共兩層,分為南、北展廳兩個大空間形式,同時又與序廳緊密相連。南展廳二層為中庭式回廊展場,主要展出魯迅的生平事跡。紀念館藏有大量魯迅生前使用的實物、手稿、照片、書信、圖表、模型等展品。



真心喜歡魯迅的這首《自嘲》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冬夏與春秋。

黨中央蘇維埃中央政府致許廣平的唁電
上海文化界我國聯(lián)合會轉(zhuǎn)許廣平女士鑒:
魯迅先生逝世噩耗傳來,全國震悼。本黨與蘇維埃政府及全蘇區(qū)人民,尤為我中華民族失去最偉大的文學家、熱忱追求光明的導師、獻身于抗日救國的非凡的領袖、共產(chǎn)主義蘇維埃運動之親愛的戰(zhàn)友,而同聲哀悼。謹以至誠電唁。深信全國人民及優(yōu)秀之文學家必能賡續(xù)魯迅先生之事業(yè),與一切侵略者、壓迫勢力作殊死的斗爭,以達到中國民族及其被壓迫的階級之民族和社會的徹底解放。
肅此電達
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
蘇維埃中央政府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這是魯迅紀念館的出口處
布置很別致
墻上有不少魯迅的語錄


其實這條步行街上
其他可看、可玩處也不少
而由于時間太緊的關系
我連土谷祠、長慶寺也沒來得及去
只是順著街隨拍了一下



朱炳仁銅雕

致和堂扇文化

街上有不少的美食


臭豆腐是這里的一絕呀


紹興黃酒館

中國黃酒堪稱天下一絕。
紹興黃酒是中國黃酒的杰出代表,文字記載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2006年紹興黃酒釀制技藝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2019年,紹興被中國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中國酒業(yè)協(xié)會授予“中國黃酒之都”、美酒特產(chǎn)區(qū)”稱號。2020年“紹興酒”和茅臺、五糧液一起列入中歐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xié)定保護名單。


黃酒奶茶
我不清楚這是否紹興人的獨創(chuàng)?盡管價錢不便宜(20元一杯),我還是好奇地買了一杯來嘗嘗。至少沒有讓我失望,味道醇厚、酒香濃郁……就像給我這次魯迅故里之行做了個小結——回味無窮!

厲害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