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回顧2022是全球棉花市場波瀾壯闊的一年
對于棉花產業而言,2022是國際棉花市場波瀾壯闊的一年。回顧2022,俄烏戰火蔓延數月,地緣政治緊張格局持續,助推大宗商品價格上行至新高;美聯儲揮筆寫下40年來加息之最,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加劇,弱需漸唱主角,國際棉價下行風險放大。但在宏觀利好以及供應端變數等因素影響作用仍存之下,棉價處境尚不安全,難以形成趨勢性下跌。重溫2022年國際棉花市場的各個精彩片刻。
承接著去年的起點,國際棉價以高開姿態開篇。后在多空博弈大戲中更是偏離供需邏輯一路上揚,沖破150美分一線至154.76美分/磅的高位,刷新近十一年新高。后隨著逼倉行情落幕,棉價運行逐漸回歸基本面。在全球供需格局從緊張逐漸過渡到寬松預期以及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之下,終端市場消費明顯減弱,國際棉價一度跌至72美分/磅的近五年較低位置。但由于在宏觀利好以及供應端變數等因素影響作用仍存,棉價難以形成趨勢性下跌,短期內或仍將維持寬幅震蕩。
1. 2022年2月21日俄羅斯承認由烏克蘭東部親俄武裝于2014年在烏東地區成立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及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為獨立國家,次日與兩者建交;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標志著始于2014年的俄烏戰爭的重大升級。受此緊張局勢影響,能源領域動蕩加劇,原油價格一路沖高,一定程度帶動大宗商品價格齊步走高,提振國際棉價。
2.從3月份開始,美聯儲在2022年共計加息7次,累計加息425個基點,最終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到4.25%-4.50%,到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在今年的3月、5月美聯儲分別加息25個基點和50個基點。6月份美國通脹水平升至年內最高峰后,美聯儲在6月、7月、9月和11月連續4次加息75基點,為40年來的首次。隨著美國通脹水平見頂回落,美聯儲在12月的年內最后一次議息會議上放緩了加息幅度。受本輪激進加息影響,美國經濟衰退預期升溫,給作為與經濟情況高度相關且為非必需消費品的棉花需求帶來了明顯沖擊。
3.經學家經研究發現,北美西南部地區遭遇了1200多年來的特大旱情,且短期內不會得以明顯改善。全美干旱區域面積占比一度超過60%,得州更是接近百分之百。受此不利天氣影響,目前全美以及得州棄耕率分別持續居于43%和68%的歷史高位,總產預期同比減幅近兩成。
4. 3月11日,國家發改委為保障紡織企業用棉需要,決定近期發放2022年第一批棉花關稅配額外優惠關稅稅率進口配額(以下簡稱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發放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數量為40萬噸,全部為非國營貿易配額,限定用于加工貿易方式進口。
5. 4月13日據外媒消息,本年度(印度棉花年度2021.10-2022.9)印度允許國內紡織企業在9月30日之前免稅進口棉花以保障其用棉需求。后于7月中旬,將棉花免稅進口政策結束期延長一個月至10月31日。
6. 6月9日消息,2022/23年度印度籽棉最低收購價(MSP)再度上調,其中中等長度MSP上調至6080盧比/公擔,同比(5726盧比/公擔)上調6.2%;較長長度至6380盧比/公擔,同比上漲5.9%;S-6或在6330盧比/公擔。
7.據當地消息,本年度印度旁遮普邦嚴重受高溫天氣影響延遲播種。后受西南季風活動影響,累計降雨量較往年正常水平增幅顯著。雖然降雨利好新棉實現擴種,但在生長期持續性的降水使得多棉區內作物生長受損,其中馬哈拉施特拉邦地區農戶無奈被迫進行了重播乃至三播。
8. 巴基斯坦新棉生長收獲期遭遇特大洪災襲擊,棉田被淹,新棉質量產量雙雙受損,更是導致后期上市進度顯著放緩。在不利天氣因素影響之下,巴基斯坦產量預期從前期接近140萬噸的高位調減至目前的70多萬噸的歷史低位。
9. 據西非消息人士表示,有一種綠色小型蝗蟲狀的害蟲已經蔓延至整個西非的主產棉區,預計2022/23年度新棉將面臨不可避免的減產。往年該害蟲通常在干燥天氣中迅速繁殖,但盡管今年西非大部分地區降水量高于平均水平,這種害蟲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
10.3月前后澳大利亞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災害,致使當地健康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此次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為新南威爾士州東北部的利斯莫爾市。此外還有局地遭遇了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悉尼當地消息稱,截至2月28日一周當地累計降雨量幾乎為往年正常水平的三倍。6月前后澳洲經歷了百年一遇的降雨,其中新南威爾士州中部和南部受災最為嚴重,導致上年度部分地區采摘進度推遲了兩個月左右。后在10和11月前后的新棉播種期,持續降雨再度加大了澳棉新棉播種工作的難度,引發減產預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