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股、期聯手大漲 4000億中國神華罕見漲停 煤炭供應緊張何時終結?
大宗商品的特點之一,就是價格運行的趨勢性極強。
9月9日,焦煤、焦炭和動力煤三大主要煤炭期貨再創新高,其中焦煤主力2201合約突破3000元/噸,全天漲幅達7.21%。
A股煤炭板塊因此大漲,煤炭開采指數盤中漲幅更是一度擴大至8%。
即便是總市值超過4000億元的中國神華,當天亦十分罕見地報收漲停,推動整個煤炭板塊單日市值暴增超過900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推漲煤炭股的核心是煤價,煤價當前的主要矛盾又在于現貨價格。
雖然經過期貨交易所的密集調控,市場整體持倉、成交得到明顯降溫,焦煤期貨價格亦大幅低于現貨價格,但是緩解煤價仍需“標本兼治”,比如有效增加市場供給。
東海期貨黑色系商品首席分析師劉慧峰9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此前價格上漲主要受到供給大幅減少影響,目前市場開始逐步進入供、需雙降狀態,“考慮年內壓減粗鋼產量的因素,接下來需求端可能會出現大幅下降,市場運行邏輯也將從供給向需求端轉移”。
前7月蒙煤進口降四成,供給不足遭遇“剛性需求”
煤價上漲關注度十足,但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得知,當前煤炭市場的焦點卻集中在焦煤,焦炭更多是受到焦煤上漲帶來的成本抬升影響。
劉慧峰表示,“去年底去產能階段,焦炭價格每噸在2400元到2500元的時候,焦化企業可以達到1000元的盈利。現在焦炭價格漲到了3900元,但是焦化企業盈利卻只有100元,甚至是幾十元。”
相比之下,動力煤價格的上漲幅度要明顯小于“雙焦”產品。
起到主要作用的仍然是供需關系,目前市場消費旺季已經過去,加之7月前后國內曾鼓勵符合條件的煤炭企業增產增供,其市場預期并不如焦煤來得那么緊張。
而就焦煤而言,今年市場關注的焦點又在于蒙古煤的進口數量上。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進口煉焦煤7262萬噸,約占年度產量的15%,蒙古國和澳大利亞進口煉焦煤的比例合計能占到80%以上。
今年,蒙煤因蒙古疫情原因,多次暫停通關,其供應量有所降低且不確定性增加。
這直接導致國內進口數量的減少,今年前7月焦煤進口量同比下滑達42.72%。
“正常年份,每天進口量在四五百車左右,今年多的時候也只有一二百車,口岸此前也因疫情因素一度封關。”劉慧峰稱。
焦煤轉產動力煤的因素,同樣不可忽視。7月以來,動力煤供應緊缺促使價格大漲,國內提出了動力煤保供穩價的要求。
為完成任務,各地方煤炭企業優先保障動力煤供應,于是部分煉焦煤煤種轉為動力煤,導致煉焦煤下降。
以河南為例,當地便曾要求省內所有煤礦生產煤炭可以轉作電煤使用的一律不得入洗和生產煉焦煤。
反觀終端需求,國內粗鋼產量上半年始終處于增長狀態,直至今年7月才實現首次環比下降。供給大幅減少疊加需求提升,焦煤價格獲得有力支撐,下游焦炭因為成本上升明顯,期、現價格亦跟隨上行。
只是,相較于期貨價格,焦煤現貨價格的上漲更為明顯,這從期貨、現貨市場的比價關系便可看出,期貨價格始終低于現貨價格。
9月9日,焦煤期貨2201合約收盤價3050元/噸,柳林中硫主焦煤3786元/噸(折算期貨標準品后的價格),期貨貼水現貨737元/噸。
同日,焦炭期貨2201合約收盤價3787.5元/噸,日照港準一級焦貿易價格4301元/噸(折算期貨標準品后的價格),期貨貼水514元/噸。
對此,一德期貨資深分析師竇洪真也認為,這輪上漲周期下,現貨受到影響要早于期貨,期貨基本屬于跟隨狀態。
成交、持倉雙降,供應“最緊的時期”即將過去
雖然期貨價格處于被引領狀態,但是來自交易所層面的調控卻始終未停止。僅以9月為例,大商所便先后展開了一系列常規和非常規調控措施。
9月2日,大商所宣布,將焦煤和焦炭品種期貨合約投機交易保證金水平由11%上調為15%;9月3日,大商所將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焦煤和焦炭期貨各月份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100手。
9月7日,該所再次對焦煤、焦炭相關合約手續費費率進行調整。僅以主力2201合約為例,調整后,日內交易手續標準從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三升至六,非日內交易從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一升至六。
其中,調高手續費、保證金水平,分別針對提高焦煤期貨的交易成本和持倉資金成本,旨在通過市場化手段為市場降溫,為國內期貨市場常規調控手段。
相比于上述兩種方法,限制單日開倉限額要更高一級,屬于相對“非常規”調控的措施的一種。
雖然直至9月9日,焦煤期貨價格仍然繼續上漲,但是上述調控措施已經取得了一定效果。
僅以焦煤2201合約為例,9月1日成交量為32.9萬手,至9月9日已降至15.9萬手,同期持倉量則從24萬手下降至16.4萬手,區間降幅分別達51.7%、31.67%。
“成交、持倉規模的下降,可以幫助市場的熱度下降。至少,在當前這么高的價位上,市場情緒已經變得更加謹慎。”劉慧峰表示。
可以說,交易所層面的調控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
只是,期貨交易所并非萬能,出臺上述政策是要抑制過熱的短線投機交易,但市場價格走勢終究是由現貨供需關系所決定。
換言之,緩解焦煤價格的上漲需要“標本兼治”。
其中關鍵,就是要有效增加市場供給,或者市場需求出現下降,以達到供需關系的再次平衡,進而解決焦煤等品種現貨價格過快上漲的主要矛盾。
一些積極的信號開始出現。
據期貨日報消息,9月7日,中蒙政府間經濟、貿易和科技合作委員會舉行了在線會議,蒙古國副總理阿瑪爾賽汗提出,希望增加由嘎順蘇海圖/甘其毛都、西伯庫倫/策克口岸通關的運煤車輛的數量,以及提出了關于盡快商定通過集裝箱運輸煤炭的規定,以早日啟動運輸工作的意見建議。
“近期壓減粗鋼產量在加速推進,全年實現零增長的可能性較大,甚至不排除超預期的可能。”劉慧峰表示,屆時主導焦煤運行的主要邏輯也將切換至需求端。
而按照國投安信期貨的預計,供應緊張態勢預計將于9月后有所緩解,三季度后期蒙煤的小部分增量,以及國內煤礦的小幅提產、復產,加上鐵水還有待環比進一步壓減,“焦煤供應最緊的時期即將過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