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臺州刺繡煥新機:擁抱創新 跨界融合
成排的白熾燈照亮工作間,心靈手巧的繡娘坐在繡架前,手上捏著針線,對照底稿不斷刺下又穿出。無數次循環往復,絲帛上漸漸有了層疊起伏的肌理紋樣……
臺州刺繡(下稱:臺繡)是中國民間刺繡的一種獨創,于2007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世紀初,臺州本土刺繡工藝與西方的雕鏤、抽紗等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雕平繡”風格。鼎盛時期,臺繡繡衣遠銷美國、法國、意大利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享有“東方瑰寶”的美譽。
臺州刺繡作品。莊嘉瑜 攝
20世紀末,受工業化等沖擊,曾以代工為生的多家繡衣廠歸于沉寂。而如今,臺繡的傳承人們在工藝創新、藝術創作、產品開發、業態融合等方面加以探索,推動非遺技藝不斷傳承發展。
“今天的時尚就是明天的非遺。我們要在科技創新中汲取能量,讓非遺活在當下,讓藝術抵達生活?!敝袊に嚸佬g大師、臺繡代表性傳承人、浙江臺繡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霞近日受訪時說。
今年6月,該公司將一件長約6米、高3米的作品《潺潺》送往杭州一家酒店。《潺潺》被掛在大堂,作為接待背景墻。
臺繡頗具立體感,而《潺潺》的設計圖與最終成品差別不大,這是如何做到的?
“手繪設計圖畫不出逼真的立體感,除非是塑形相當高超的畫家?!绷窒颊f,相比電腦設計圖,手繪設計圖完成周期長,無法靈活修改圖形、色彩等,又難以呈現細節。
因此,2013年,林霞開始用PS軟件進行設計工作。伴隨實際應用,她發現無論是PS軟件還是手繪,終究停留在平面線條的處理,無法呈現臺繡獨特的立體浮雕肌理以及質感、色彩的精細差異。
彼時,作品的最終樣貌大多存在于林霞的腦海中,難以借助設計圖準確傳達。刺繡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不可預測的問題。
為解決這一難題,林霞拍攝試好的針法小樣,將其轉入電腦提取,再用于設計。未經試樣的刺繡元素,則會通過3D建模,做出理想的肌理效果。
如此一來,刺繡的針法、肌理、色彩等都能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設計圖上,不僅讓繡娘更為得心應手,還方便客戶看到刺繡成品效果。
“現在AI設計很火,我們也在運用它輔助設計開發。未來,我希望能在聲光電技術、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方面有所探索。”林霞說。
近年來,林霞大膽跨界,不斷探索臺繡融合新業態的更多可能性。在與一位餐廳主理人的合作中,她將刺繡作品《網絡天下》制成了玻璃餐盤。
制作刺繡玻璃餐盤大致分為兩個步驟,先設計完成臺繡作品,再將作品融合在兩片玻璃中間。
林霞曾想和經驗豐富的家具公司合作開發餐盤,可由于難度系數過大,沒有企業愿意接單。無奈之下,她只能想辦法了解普通玻璃餐盤的工藝流程,聘請玻璃工藝專家,投資建設玻璃車間,一點點琢磨工藝。
刺繡玻璃餐盤既要保證在真空無塵的玻璃夾層里,刺繡不變形、變色,也要方便餐飲清潔,餐盤表面要足夠平整,邊縫不能進水。
刺繡玻璃餐盤。莊嘉瑜 攝
“那段時間,我們每天工作到半夜,每次覺得要研發成功了,又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只能一次次克服。刺繡玻璃餐盤研發成功后受到了市場認可,我們也接到了不少合作邀約,陸續出品了餐桌、壽司盤、燈具等?!绷窒颊f。
近兩年,林霞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陸續開設了“臺繡林霞”“金臺繡”“臺繡生活藝術館”三個賬號,分別對應臺繡的藝術創作、特色服飾、新潮生活開展內容創作。
“一門非遺技藝有沒有活在當下,有沒有真正進入大眾生活,很重要的檢驗標準是它有沒有被年輕人關注、喜歡和使用?!绷窒颊f,她會繼續在互聯網上分享臺繡作品,幫助更多人了解臺繡的發展現狀,宣傳地域文化。
(來源:中國新聞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