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眼角膜移植供體缺口巨大 捐獻體系亟待完善
近日,64歲的宋娟(化名)輾轉獲得捐贈眼角膜,成功進行了眼角膜移植保住了左眼。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宋娟一樣幸運能夠做角膜手術。國內知名角膜移植專家李紹偉根據美國每年角膜移植手術量和人口比推測,中國每年應該做16-20萬臺角膜移植手術,但實際情況是,我國每年角膜移植手術量不足1萬臺。
這背后的原因則是眼角膜的嚴重缺乏。李紹偉認為,目前,角膜和器官無法并網捐獻,使得供體來源受限,所以希望器官捐贈體系與角膜捐贈體系能夠對接。北京同仁醫院眼角膜科主任醫師潘志強表示,國內的眼庫運作遠遠滯后于器官捐獻系統,應建立全國性角膜捐獻體系,引導志愿者捐獻角膜。
“驚險”角膜移植手術
64歲的宋娟左眼被病毒性角膜炎困擾20多年,一直依靠藥物治療維持,病情時好時壞,反反復復發作過很多次。
兩個月前,她感到左眼突然出現畏光、流淚、分泌物增多等癥狀,她以為這只是又一次角膜炎復發,用點藥就好了,所以并未太在意。而且那時正處于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去醫院也有諸多不便。
宋娟在家自行用藥并沒有好轉,疼痛難忍便去醫院就診,醫生嘗試給她用了多種抗真菌、抗病毒和抗細菌藥,卻收效甚微,她的角膜潰瘍越來越大,以致眼內開始積膿。
情急之下,當地醫生幫助宋娟聯系上了國內知名角膜移植專家、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院長李紹偉,李紹偉院長給出治療建議“盡快進行角膜移植,切除感染灶,保住眼球”。
但當地醫院既沒有角膜來源,又沒有能力實施角膜移植手術,李紹偉表示愿意接收其來京明確診斷,而后進行角膜移植。受疫情影響,按照北京市抗疫防控規定,宋娟到京后需要隔離14天才能做手術。
在宋娟隔離的第11天,宋娟左眼有熱淚流出 ,李紹偉給出了判斷:穿孔了,要做手術搶救眼球。李紹偉團隊緊急與愛爾集團各眼庫聯系,急尋角膜救急。
受疫情影響,角膜捐獻量劇減,讓本就稀缺的角膜獲取更加不易。在宋娟角膜穿孔三天后,成都愛爾眼庫獲得一枚捐獻角膜。
4月1日,原定宋娟做角膜移植手術的日子,但因裝著角膜的玻璃容器在空運過程中意外破損,角膜被污染,無法使用。李紹偉再次向愛爾集團眼庫平臺發出求救信息,當天下午,長沙愛爾眼庫傳來消息,他們取得了兩枚新鮮角膜,有一名角膜穿孔患者已經用了一枚,另一枚計劃用于一位角膜白斑患者,患者已經住院等待手術了,但經過溝通協商,患者及家屬愿意將這個角膜讓出給宋娟,當天晚上就把角膜緊急空運到北京。
后宋娟角膜移植手術很成功,左眼算是保住了。
“稀缺”角膜背后
據報道,作為全球第4大致盲疾病,現在全球有2000多萬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我國有400-500多萬角膜病致盲患者,且這個數據還在逐年增加。角膜移植就是用正常的眼角膜替換病變的角膜,使患眼復明或控制角膜病變,達到增進視力或治療某些角膜疾患的眼科治療方法。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宋娟一樣幸運能夠做角膜手術成功保住眼睛。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角膜。“等一等”——成為很多角膜移植患者聽過的最多的一個詞,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眼庫供體資源分配情況,等待的時間各不相同。以北京同仁醫院為例,雖然同仁醫院有眼角膜庫,但眼角膜資源供應也緊張,快則兩周,供體稀缺的時候等上半年到一年都無法確定。北京同仁醫院每年登記需要做角膜移植的患者大約在1000例左右,但能夠得到捐獻角膜的患者僅有100余例,其余患者手術要靠國內外兄弟眼庫支援或調劑角膜。
另據了解,盡管愛爾眼科集團已經擁有全國最大的眼角膜捐獻體系,在全國有10家眼庫、29個角膜捐贈接收站,每年的捐獻量達1000片,但與需要做的手術量相比角膜數量遠遠不夠。
2017年12月28日,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通知,禁止使用境外來源的人體血液(包括血漿及其他血液成分)、組織器官用于臨床醫療用途。
目前國內角膜盲患者移植手術的供體來源,只能依靠自愿捐獻。2015年1月1日起,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獻才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合法渠道。而角膜作為人體組織,重視度還不夠,沒有被納入國家器官捐獻分配系統,缺乏相應法律法規保障。
李紹偉認為,目前,角膜和器官無法并網捐獻,使得供體來源受限,所以希望器官捐贈體系與角膜捐贈體系能夠對接。
在北京同仁醫院眼角膜科主任醫師潘志強看來,國內的眼庫運作遠遠滯后于器官捐獻系統,幾乎都是“有庫而沒有眼角膜”的“空庫”,各大醫院只能自發地建庫找“膜”。我國亟待改變眼庫角膜捐獻“小作坊”模式,建立全國性角膜捐獻體系,引導志愿者捐獻器官的同時也捐獻角膜。
此外,社會關注度最高的是角膜分配問題,即如何保障每一個角膜都能用在急需的患者身上,如何分配才能最公平?
目前中國角膜分配的現狀是,器官捐獻中心會優先將角膜提供給所在三甲醫院的眼科。三甲醫院因容易獲得角膜而缺乏勸捐動力,受限于角膜捐獻動力不足,較之器官捐獻更容易獲得的角膜捐獻反而發展滯后,角膜供體缺口巨大,不能滿足角膜防盲需求。
2019年6月30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于印發眼庫管理規范等文件的通知》擬在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陜西省等10個省(市)開展人體角膜獲取與分配試點工作。試點省份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指導轄區內眼庫規范使用中國人體角膜分配系統分配捐獻角膜;非試點省份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指導轄區內眼庫按照人體捐獻角膜分配原則在其服務范圍內科學公平分配角膜。
在李紹偉看來,放開眼庫的審批,是不會缺乏角膜的。“眼庫應該參考血站的建設模式。”
李紹偉認為“只要允許發展眼庫,規范運作,角膜自然就不匱乏了,這個專業領域自然也就發展起來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