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賦能破困局 服裝鞋帽一條鏈湖北宣恩崛起服裝城
“月薪5000元,比外出打工強!”在湖北準者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線上,易遷居民謝天華手指翻飛,一件件品牌運動服在她手中成型。
從遭遇就業困境到帶動2000人穩定就業,從扶貧車間到宣南服裝小鎮,從單打獨斗到聚鏈成勢,宣恩用7年時間,將服裝產業鍛造成撬動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書寫著“從無到有到強”的產業崛起故事。
破局:產業春風吹進山
“山高路遠沒活干,年輕人只能往外跑。”2018年,站在沙道溝鎮松坪安置小區前,易遷戶田祖林的感慨道出了這里的困境。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曾讓宣恩成為脫貧攻堅的“硬骨頭”——70個重點貧困村雖在2018年如期摘帽,但9.2萬名脫貧群眾急需新產業支撐生計,3.4萬名易遷居民陸續搬入56個安置小區亟待就業。
空置的樓房、外流的青壯年、薄弱的產業根基,產業春風如何才能吹進這座小縣城?
轉機藏在千里之外。此時,沿海發達地區正經歷產業轉型陣痛,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內地轉移的浪潮漸起。
宣恩縣委、縣政府果斷決策:搶抓機遇,承接沿海服裝鞋帽產業轉移!
這樣做底氣十足:勞動力成本僅為沿海地區的60%,集中安置點用工穩定充足,恩來、宣黔、宣鶴高速公路即將貫通全境。
最關鍵的是宣恩的誠意:通過“零租金廠房+就業補貼”模式,將安置房一樓改造為標準化車間,降低企業初期投入。
2018年,宣恩眾仁服飾落戶沙道溝鎮安置點,代工生產運動服;2019年,高羅鎮周家堡安置點(歌樂城社區)引進展旭服裝廠,50多名易遷群眾月均增收1800元。
產業火種就此點燃,宣恩服裝城見出雛形。
突圍:精準施策織錦繡
“回鄉創業,最怕政策不好!”湖北眾仁服飾創始人李文猛道出企業的顧慮,政府不支持,企業如何發展?
破冰從精準施策開始。政府推出“一企一策”解決方案:搭建標準廠房免租3年,服務專班化身政策快遞員,企業開辦手續限時辦結。在易遷安置點開設車間課堂,寶媽變身產業工人,形成“出家門進廠門”的15分鐘就業圈。
政企聯動催化產業升級。當眾仁服飾啟動自主品牌戰略時,政府精準匹配廈門準者體育1.1億元戰略投資,湖北準者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同時,于2023年啟動的宣南服裝小鎮4期項目,通過集中建設研發中心、智慧倉儲等配套設施,推動服裝鞋帽全產業鏈效率提升。
招商引資持續發力。從晉江轉戰宣恩的湖北杰躍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在政府保姆式服務下擺脫困境,于2021年收獲斯凱奇長期訂單,并與福建新路體育達成戰略合作。
在政策春雨浸潤下,產業生態快速發展。宣恩逐漸形成以準者體育、展旭服裝、杰躍鞋業為龍頭的鞋帽產業,2024年全縣服裝鞋帽產值達4.34億元,帶動群眾就業超2000人。
啟程:全鏈發展譜新篇
清晨,高羅鎮歌樂城社區內,湖北展溢服飾車間響起縫紉機聲,易遷居民鄭遠寶穿梭流水線間,指導30名組員趕制服裝訂單。
“月入過萬元,還能照顧家人。”這位從大山深處車道湖村走出的技術骨干感慨。他的新家與工廠僅隔一條馬路,曾經靠天吃飯的困局,被崛起的服裝城改寫。
近年來,高羅鎮搶抓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政策機遇,累計投入超2億元,在209國道人流樞紐區域打造現代化產業集群。目前,該區域已集聚服裝、紡織、繡花等8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其中威爾達、展溢等本土企業成長為規上企業,帶動逾千人就業。
宣恩未來服裝鞋帽產業生態鏈逐漸清晰:向上游延伸,建設宣南服裝城,突破高端面料依賴外省供應的瓶頸;向下游拓展,打造電商直播基地,拓寬銷售渠道。同時,通過橫向產業融合,將非遺技藝融入現代時裝設計,形成“文旅+工貿”產業生態圈。
“我們正著力構建‘領軍企業+配套企業+專業服務’協同發展體系。”宣恩縣科經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培育行業領軍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集聚發展,最終實現“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集群效應。
(來源:恩施日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