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IP談判緊鑼密鼓 活在2016年完成協定文本
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關係(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TTIP)第13回合談判于本(2016)年4月25~29日舉行。美歐于4月28日在紐約舉行利益相關人會議,雙方分歧之處主要在于農業政策。談判代表表示,除農業政策外,政府採購、服務及投資保護等議題雙方意見也時有差異。第14回合談判預計7月在歐洲舉行。
部分與會談判代表認為,于2016年底完成協定文本的計畫仍然可行,但尚有一些困難必須克服。談判代表對此保持樂觀,其認為美國新政府1月上任后將保留大部分協定文本不變,僅對協定文本做些微調整。美國商會歐洲事務主任沃克曼(Garrett Workman)表示,雙方雖已確實加強TTIP談判之參與,然而因美歐雙邊于批準TTIP時所面臨之挑戰各有不同,某些議題進展并不如預期。
TTIP協定文本約有25~30個章節涵蓋九大議題,談判代表持續在能源、工程、金融服務、農藥或其他議題角力,討論這些議題是否應分別納入協定不同章節加以整合,或是包含在獨立的一章。美歐雙方之目標是于第14回合談判完成協定文本,即便該文本尚有部分爭議且需要額外工作,談判代表仍拒絕精簡TTIP,其理由為,一個全面性協定不應排除具爭議之議題,并認為于2016年或2017年初完成協定的目標雖具挑戰性但確有可能達成。
歐盟持續推動地理標示(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GI)保護,此議題涉及許多利害關係,全國牛奶生產者聯合會副會長莫里斯(Shawna Morris)表示,非關稅貿易障礙相當復雜,阻礙了美國企業進入歐盟乳品市場,要排除這些障礙,未來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TTIP后續發展之觀察重點在于農業、服務業、政府採購及投資保護的談判進展。
美國談判代表持續推動批準基因技術或生物科技技術可應用于農產品,歐盟對此相當抵制。美國農業立場認為生物技術是安全的、較為環保的,而且可以提高糧食生產水準;歐盟則提出食品安全及其他議題。
市場進入也是農業爭議的一部分。美國谷物協會貿易政策及生物技術主任弗洛伊德(Floyd D. Gaibler)表示,美國2015年全球農業貿易總計約有160億美元順差,但對歐農業則有12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限制性關稅對美國農民而言仍舊是個問題,但基因及生物技術改造農產品議題比關稅更為復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