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服裝鞋類展館:外商聚焦“中國設計”
高人力成本倒逼企業轉型
“要買便宜衣服,中國已經不是最好的去處,可能我們應該去越南。”路易斯笑著說:“但我們還是來到了廣州,因為中國的服裝有一些元素和風格是很獨特的,是其他地方沒有的。”
一名不愿意透露公司名稱的服裝公司經理對羊城晚報記者說:“現在制衣廠要招工都不是那么簡單的,稍微有一些經驗的工人,月薪起碼要三五千。”她說,哪怕除了廠房電力等費用,僅人工一項,近三年都是一漲再漲,“盡管如此,熟練的技工還是供不應求。而東南亞一帶,現在的人工成本估計只有我們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現在,中國服飾企業如果想靠拼價格來博市場是不可能的。”
“這個在我們行業尤其明顯,國際品牌加工廠轉向東南亞已經不是新鮮事兒了,我們的訂單數量也受到了影響,尤其是美國方面的訂單。”在鞋類展館中,江蘇一家制造商對羊城晚報記者說。以國際運動品牌耐克為例,其年報顯示,2001年,中國生產了其40%的鞋,排名世界第一,越南只占13%;到了2005年,中國的份額降至36%,越南升到26%,排在第二位;2009年,中國、越南分別以36%的份額并列第一;2010年,越南的份額升至37%,超過中國的34%。“鞋類,尤其是運動鞋,對勞動力成本尤其敏感,企業必須把勞動力成本控制在24%以內,才有競爭力。在供貨量大的情況下,單位成本的微小變化,都會對最終利潤影響巨大。”
為求生存,不少企業在失去價格優勢之后,開始尋求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方法。
不少采購商偏愛原創產品
“別看我們展區小,但是有些特色產品是很受歡迎的。像這件漸變色手工針織衫,很多外商都很感興趣,巴西和俄羅斯的客人都來我們這看樣品。他們好像對純手工的產品非常感興趣。”在一家面積只有不到10平米的展區內,來自江西南昌的參展商開心地向羊城晚報記者介紹,這款針織衫已經接到不少訂單。
“純手工制作對于大批量生產的產品來說更有價值,高端定制的衣服都是純手工的。”巴西采購商莫里迪卡先生拖著黑色的大皮箱,已經在展館內轉了不下三圈,“中國有古老的文化和獨特的民族特色,很多設計都非常美麗,非常吸引我。現在,中國服飾的競爭力應該是體現在設計上”。
廣東佛山某服裝企業負責人黃經理說:“彭麗媛出訪帶紅‘例外’之后,確實有越來越多的外商將目光聚焦到‘中國設計’上。實際上,有獨特設計和中國特色的產品在國際上一直很受推崇,現在很多公司和企業都意識到這一點,設計部門在整個服裝生產流程中顯得越來越重要,對于設計這一塊的資金投入也在逐年增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