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奧運戰隊在過去幾十年把本土時裝品牌穿個遍

我們在不久前盤點過里約奧運會上的參賽隊服,Stella McCartney、Lacoste、H&M、Giorgio Armani、DSquared2、Chrisitian Louboutin等時尚界常客伴隨各國運動員出現在巴西賽場上。你可曾想過,它們是如何影響進入體育領域的?
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上,參賽運動員或身著俱樂部制服,或索性以私服登場。直到1908年倫敦成為主辦方時,運動員為了入場時能夠明確區分于別國開始身穿隊服。拿美國奧運賽服為例,其贊助品牌來頭都不小。其中,Halston、Levi's、Ralph Lauren曾被視為三大官方運動服,原因不光在于它們擁有強勁的設計實力,行業地位、聲譽都密不可分。
作為旁觀者,你或許還該把政治與經濟因素考慮在內,才能更完整地理解奧運制服所謂的“美學理念”,例如學院風夾克和牛仔帽。1976年的夏季奧運會上,近400名美國運動員穿著Roy Halston設計的隊服出現在蒙特利爾奧林匹克體育場里。

在紙醉金迷、跌宕起伏的1970年代,美國奧委會(USOC)做出這一選擇算不上驚人之舉。時年44歲的Roy Halston被譽紐約之魂。盡管不甚光彩的水門事件與越南戰爭造成不小負面影響,但越來越多的美國年輕人更樂于沉溺在傳奇俱樂部Studio 54。芝加哥帽匠出生的Roy Halston勘稱俱樂部明星人物。在Elizabeth Taylor、Liza Minnelli等影星扶持下,他迅速成為一代巨星,還登上了美國的封面。


Halston的極簡主義風格在那些掛脖連體褲、貼身針織連衣裙、以及A字裙中顯露無疑。紐約時裝設計學院曾舉辦過一場名為“Yves Saint Laurent + Halston: 時尚重回70年代”的展覽。策展人Emma McClendon就說過:“Halston可以算作第一位美國明星設計師,也是全球范圍內備受矚目的人物之一。”
但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媒體對于Roy Halston設計的“商務范兒”不太感冒。開幕式上的那套服裝由白色拉鏈夾克與深藍色褲子構成,唯一“增添生氣”的是領口處的紅色絲巾。而Halston本人在回想起設計過程也覺得頗為麻煩——顧客不再是時髦女性,而是各個年齡階層,且擁有不同身形的運動員。盡管質疑聲不斷,Halston從奧運事業中仍舊賺了一筆,而且聲名大漲,幫助設計出Braniff航空公司制服。
4年后,時尚界揮手告別1970年代。美國人在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對國家體制產生懷疑,將注意力專向自我。Levi’s此時走進鼎盛時期,1981年在美國賣出5.02億條牛仔褲,成為美國象征。于是,奧委會將1980年和1984年的參賽隊服交由它來設計。


1980年的冬奧會舉辦地為紐約州普萊西德湖。作為東道主的美國運動員每人領到由30件單品組成的隊服,其中包括制服、夾克、牛仔靴、格子襯衫、羊毛衫、牛仔褲、緊身牛仔裙......零售總價為1200美元(約合7993.32元人民幣)。
不過,Levi’s這次的大手筆當然也不是純粹出于愛國主義情結。1980年的一篇文章稱它是當時奧運會里的大股東,曾豪爽地擲下3.5億美元(約合23.31億元人民幣)用于奧運廣告投放。在同年的莫斯科夏季奧運會上,這位金主除了贊助美國隊賽服之外,還向莫斯科觀眾、領位員、后勤人員贈送上牛仔褲與T恤——至少在愛美這件事上,美蘇之間的政治僵局很容易被打破。報道稱,蘇聯年輕人甚至愿意在黑市出高價購買美國牛仔褲。
在隨后的1990、2000年代,包括J.C. Penney、Tommy Hilfiger、Adidas、Reebok在內的品牌都負責過參賽運動員的服飾。2008年,美國奧委會決定把交接棒遞到Polo Ralph Lauren手上,替代加拿大服裝公司Roots。在Emma McClendon看來,這一選擇十分明智,因為Ralph Lauren的設計元素根植于美國文化,且設計師本人推出過Polo Sport副線品牌。


不過,揭開了一個秘密——選擇Ralph Lauren也有政治因素。當時在北京舉辦的2008年奧運會被外界視為中國大展國力的舞臺,因而美國奧委會在選擇隊服時額外挑剔,確保自己不會被中國隊蓋過風頭。
不過好笑的是,這些打著Ralph Lauren logo的衣服大多產自中國。被中國廉價勞動力所吸引的服裝品牌通常都會將生產線挪到中國。1992年負責美國隊服的J.C. Penney也不例外。這似乎也是Ralph Lauren今天特別強調隊服100%產自美國的原因之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