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對鞋服“打折促銷”并非都買賬
服裝打折促銷能夠來什么?消費者們覺得省錢,商家刺激了銷售,品牌消化了庫存。但是最近一份國外的調查表明:消費者并不是越便宜越買賬。
一份通過利用營銷工具Coupon Pop進行的為其4個月,搜集一千萬消費者購買行為的調查顯示:10%的折扣就是一個轉折點,提供更大的折扣只會帶來更少的銷量。產品價值在100美元及以下的產品,10%確實是最佳折扣點;在101-200美元之間的產品,最佳折扣點在15%左右,但是再往上去就不會有更多;201美元以上的產品,最佳折扣點實際上下移了。商家只需要設定5%的折扣率。

反觀國內的戶外市場,以往“打折促銷”大多集中在季末清倉、商家活動、品牌特賣等特殊時段,而現在已經成為一些品牌產品的常態。愈演愈劣的“打折風”,正在把一些主流品牌拉下水,特別是在電商大戰的時候。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戶外行業的快速興起,吸引了眾多鞋服生產制造企業投入到戶外領域,其中包括國內各線運動品牌,導致產能與需求失衡過剩。隨著近兩年行業發展放緩,促使一些經營比較困難的品牌和商家打折促銷。
在競爭越來越劇烈的市場中,“打折促銷”的確是一個有力的營銷方式,但是在長遠利益與生存壓力的抉擇中,從業者是否應該更多考慮如何將其運用得更有效?
現在,國內戶外產品打折兩極分化趨勢明顯:
一方面,專業愛好者在選購戶外裝備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產品的防護性能與技術含量,使得專業戶外品牌保持較強的競爭力。國際頂級品牌價格堅挺,國內一線品牌主要以打折清理庫存。
另一方面,那些長期處于“打折”狀態的品牌,大多是以吊牌價虛高的方式,給消費者虛假的滿足感,來爭奪市場。而且隨著泛戶外、休閑戶外等概念的興起,時尚化、都市化的戶外產品與普通鞋服更為接近,快速的產品更迭,使打折更加頻繁。
“打折促銷”應該怎么用?有業內人士對此提出了以下建議:
1、任何一種促銷手段都有存在的價值,但是有效的打折促銷不應該只關心賣出去更應該注重的是賣出去過后的價值,讓消費者能夠認同品牌與產品給予的價值并能產生再次購買的行為。
2、打折促銷不是應對劇烈市場競爭的唯一利器,應該強調運用的合理性和可控性。不同區域市場競爭劇烈程度不同,打折促銷的劇烈程度也應有所差異。
3、終端渠道打折應該明確自身的定位,降低價格銷售的目的是培養未來消費群體還是只是處理庫存存量,這要在充分對周邊同行業競爭這進行調研與分析的基礎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