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們會喜歡“電”織還是“針”織呢?
許多年前,人們穿的毛衣都是自己家人趁下班時間用棒針一點點織出來的,那時,大家比現(xiàn)在更關注毛衣的款式、花型。人們會因為發(fā)現(xiàn)一個款式的創(chuàng)新或者花型的變化而關注一件毛衣,并且討論一段時間。雖然現(xiàn)在“電”織品的種類越來越多,花型越發(fā)復雜多變,款式也更時尚潮流,但這些改變所吸引到消費者的關注和認可,并不比以前的“針”織品多,這是為什么呢?從“針”織 到“電”織,生產力發(fā)展飛快,但人們的心,卻并不一定能夠跟上從一針一線的人力到實現(xiàn)電力的跨越轉變。
通過與一些以前喜愛“針”織技藝的消費者溝通,筆者了解到,原本善于“針”織的她們,在那個年代里,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觀察人們身上針織品的花型,然后琢磨該怎么織出來。通過自己親手一針針的穿插,一天天的積累,幾個月后完成的針織品讓她們覺得這是一種藝術,并且享受其中。其他人會稱贊織造者的心靈手巧,會好奇這么復雜的花型是怎么運針實現(xiàn)的,并且反復思考捉摸。但是自從電腦針織技術開始流行后,一件毛衣在一兩天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能完成,人們開始從潛意識里認為,這些花紋不管多復雜多難,對電腦來說“都不是個事兒”。時間一長,也就不覺得花紋的變化有多大意義了,認為這些進步和老百姓自己的生活并沒有太多的關系,因為就算你想明白了,電腦早就能織出另一個更難的花紋了,因此,消費者自然也就不太關注這些改變了。
前些年,女生之間開始流行購買棒針和粗毛線,動手“針”織圍巾,并且這種消費形式火了好幾個年頭。消費者選擇在時間比較緊張的生活中做“針”織,而不去購買現(xiàn)成的、款式花色更好的針織圍巾,這種消費者的認同與技術發(fā)展的脫節(jié)就可見一斑。男生們往往也會因為自己的圍巾是手工“針”織,而不是直接購買的,表現(xiàn)出對圍巾更加珍惜,并且更愛佩戴。雖然花色略顯簡單,針腳的密實度并不一定均勻,但還是受到了人們的歡迎。這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是人們內心里對手工“針”織的崇敬和認同的表現(xiàn)。
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感,一直是企業(yè)和品牌常常追求的。“電”織,作為一種針織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進步,目的就為了便于實現(xiàn)更多復雜花型的操作,讓人們了解和實踐到更多的花紋,從而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可從“針”織到“電”織,換來的卻是消費者們對針織工藝和花紋本身更少的關注和認同。這與研發(fā)“電”織者最初的目的顯然背道而馳了。
筆者看來,企業(yè)不妨試試返璞歸真的辦法。不要一味地追求花紋和花型的復雜變化。試著將最初人們通過手工針織能夠實現(xiàn)的花型再現(xiàn)出來,引起消費者對曾經手工“針”織的記憶,也會產生不錯的效果。或者企業(yè)也可將老式針織花型組合、演變,來獲得消費者的認同。通過對手工“針”織的懷念和尊重,讓人們了解和正確認識到“電”織是對“針”織的傳承,并不是競爭淘汰的關系。畢竟“針”織,只適用于家庭內部的供給,并不適合批量生產,所以“電”織也是對這種家庭藝術的推廣,使這種“小門小戶”的技藝,能夠讓更多的人欣賞到。也是從另一個角度引導消費者加速心理適應的過程。從“針”織到“電”織,技術進步了,但企業(yè)別忘了回頭看看,消費者的心跟上了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