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涉外法律工作的重要任務
(一)完善涉外法律法規體系
《決定》提出,要“適應對外開放不斷深化,完善涉外法律法規體系”。今后一段時期應著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對外貿易法律制度。以促進發展、完善監管、規范秩序為導向,制定修訂一批對外貿易的法律法規。推動服務貿易立法,以適應服務貿易加快發展的新態勢。盡早出臺《口岸工作條例》。二是制定出臺統一的外國投資法。借鑒國際通行做法,推行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方式,構建統一的外資準入管理和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完善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制度,調整完善相關外資法律,做好外國投資法與公司法等法律的銜接。三是盡早出臺對外投資法律法規。理順對外投資管理體制,確立企業和個人對外投資主體地位,健全權益保護、投資促進、風險預警等服務保障。四是適應加強和改進對外援助工作的需要,構建中國特色的援外法律制度。五是完善外國人服務管理法律法規。抓緊研究制定外國人在中國居留和工作的管理法規,制定規范在華難民管理、在華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的法律。六是加快領事保護法律法規建設,規范政府和公民在領事保護中的權利和義務。
(二)大力規范涉外行政執法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內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同等受法律保護,違法行為都要受法律追究。《決定》提出,“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創新執法體制,完善執法程序,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執法責任”,“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細化、量化行政裁量標準”。涉外執法程序要據此加以完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反壟斷調查、行政檢查等執法行為,都要制定具體執法細則、裁量標準和操作流程,切實做到步驟清楚、要求具體、期限明確、程序公正。要健全行政執法調查取證、告知、聽證、罰沒收入管理、執法爭議協調等制度,充分保證外國企業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救濟權。加強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堅決懲治涉外執法中的腐敗現象。
(三)提高涉外司法工作水平
涉外司法國際關注度高,是一項特殊而重要的工作。提高涉外司法工作水平,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關系我國國際地位和法治文明形象,也關系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決定》提出,“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健全事實認定符合客觀真相、辦案結果符合實體公正、辦案過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這就要求涉外司法工作必須嚴格遵守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和國內法相關規定,遵循對等原則和國際慣例。深化涉外審判方式改革,推行聽證、證人出庭作證等制度,嚴格依法開展涉外案件文書送達、調查取證等工作。提高涉外司法工作透明度,全面實現辦案過程公開,辦案結果、理由和文書公開。強化程序意識和權利保障意識,確保涉外案件當事人訴訟地位平等、程序合法正當、結果公正有理。完善涉外商事海事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依法積極行使涉外案件管轄權,培養國際化的涉外審判人才,提高涉外審判水平。推進知識產權法院建設,完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機制,簡化知識產權授權確權程序,嚴格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的權益。
(四)提高政策法規透明度
政策法規的公開透明,是建設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必然要求,是打造陽光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決定》明確提出,“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依據權力清單,向社會全面公開政府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職責權限、管理流程、監督方式等事項”,“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權利和義務的規范性文件,按照政府信息公開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中央政府要兌現承諾,所有法律、法規、規章實施之前,保留30天以上的公眾評論期;要通過《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文告》定期發布法律和涉外法規英文匯編,在合理期限內對相關部門規章提供英文翻譯;要向世界貿易組織履行相關法律法規的通報義務。
(五)強化涉外法律服務
《決定》提出,“強化涉外法律服務,維護我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國公民、法人在我國的正當權益,依法維護海外僑胞權益。”這對新形勢下做好涉外法律服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要繼續完善領事保護、投資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努力做到中國公民和企業走到哪里,涉外法律服務就跟進到哪里。做好各類涉外突發事件應對預案,進一步健全中央、地方、駐外使領館、企業和個人“五位一體”的領事保護聯動機制,維護我國公民和法人在海外的合法權益。二要積極為我國企業和公民走出去提供法律服務和保障。加強對出國人員的法制宣傳和法律咨詢服務,幫助他們了解外國有關法律制度。引導中國企業和公民自覺遵守所在國法律法規,與當地企業、居民和諧相處。三要依法保障外國人在華合法權益。根據我國締結或參加的條約或按照對等原則,依法保護在華外國人的正當權利。積極為外國人在華依法獲得司法救濟、律師服務、翻譯服務等提供必要的便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