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也是技術活 送對禮品很重要
應急午餐送貼心
我徘徊在客戶樓下已經很長時間了。二樓的一個處長我見過他兩次,也聊過天,但處長對我的態度總是不冷不熱。當時我對他簡直是無計可施,因為圈子里都傳聞這個處長是個“油鹽不進”的人。我后來也試圖送過東西,但不論是購物卡還是洋酒都被退了回來。這次我本來是預約了上午的時間來拜訪,但他說臨時有急事,我只好在樓下等著。
這次過來,我沒帶任何禮物,因為實在不知道送什么。不知不覺到了中午,我給處長打電話詢問他下午有沒有時間,處長說開了一上午會,下午還要接著開。我聽完很失落,只好到樓下麥當勞隨便買了點東西吃,然后準備返回。這個時候我卻突然想到,處長可能也沒吃飯,不如買個麥當勞套餐送上去,碰碰運氣。
當我提了一袋麥當勞來到處長辦公室的時候,他正在嚼餅干,看到我送來了吃的,顯得很意外。于是我就趁處長吃麥當勞的功夫和他聊起了天。以此為契機,我后來迅速地突破了和處長的關系,在處長的幫助下做了很多生意。
自制降壓良藥送健康
我最近和客戶單位的一個總工程師打交道,如果不得到他的認可,我的產品就根本沒法進入這個單位。得知這個總工愛抽煙,于是我就買了兩條中華送去,但他說自己的煙抽都抽不完。見狀我只好悻悻地離開。
回去之后,我從側面打聽到這個總工因為早年煙酒過度,現在有嚴重的高血壓、高血脂。于是計上心來,我買了一套最好的歐姆龍電子血壓計興沖沖地送去,但看到總工從抽屜里拿出一套更高級的西門子血壓計的時候,我滿腔的熱情一下子就被澆滅了。
苦思冥想之后,我跑到超市買了一個帶蓋的大玻璃罐子、半斤帶皮生花生、半斤生黃豆和一瓶恒順米醋。回家之后,我精心把原料配好封存起來。然后我又把寫著“《本草綱目》驗方:生花生、生黃豆、米醋按1∶2∶3的比例混合,浸泡3日。每日早晨空腹食花生5粒、黃豆10粒、米醋2勺,能有效調整血壓,降低血脂”的紙片貼在玻璃罐子上。
3天后,當我把這罐自制的降壓良藥放到總工面前,他馬上來了興趣,當場就打開蓋子吃了兩口,連聲夸贊。慢慢地,兩人的關系也日益熟絡起來。最終,我公司的產品順利進入了客戶的采購范圍。
懷舊光碟送感動
我為了一個項目,請客戶的主任吃飯很多次了,每次都花了不少錢,但這個主任總是哼哼哈哈地不表態。我沒有辦法,只得硬著頭皮繼續往主任的辦公室跑。有次和主任聊天時,不知道怎么就聊起了大學的生活,原來我倆竟然是同一所學校畢業的。主任馬上來了興致,就談起自己的大學生活。最后臨別的時候,主任還在感慨畢業快10年了,都沒回學校去看一看。
回到家之后,我給自己留在學校讀博的哥們兒打了個電話,讓他把學校的老操場、老宿舍樓、老圖書館,還有那片小樹林等都拍成照片發給我。
又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做了一段視頻,刻成光碟后給主任送了去。
主任當時沒有說話,只是顛顛地去借了個光驅,在辦公室看了起來。當晚我收到了主任發給我的短信:“這是我這幾年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最后,順理成章,主任對我的態度大為改觀,幫助我贏得了項目。
最近,很多朋友想讓我分享一下關于銷售該如何送禮的經驗,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上面自己剛做銷售時幾個故事。其實,如何選對禮物,做好客戶關系,還真是個技術活。
送禮的“惠”“慚”心理
關于如何做好客戶關系,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吃飯、喝酒、打牌、旅游等,不一而足。這里我想說一個看上去很簡單但卻難用的方法,那就是——送禮。
中國自古以來便是一個“禮儀之邦”,講究“來而不往非禮也”、“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可見,送禮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禮物本身是一種美好情感的表達,是加深溝通、加深感情的一種方式。因此,送禮是開發和維系人際關系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實關于送禮產生的效果,是有一定的心理學因素在起作用的。羅伯特·B·西奧迪尼的暢銷書《影響力》中提到的“互惠”效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中國人講究“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父母小時候都會教育子女“不要隨便吃別人的東西”,因為大家都知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軟”的道理。因為任何一個有正常認知的社會人在接受別人的“惠”以后,心里多少都會產生一些變化,總要找機會去把別人對自己的“好”還掉,否則心里多少會有些不安甚至是“慚愧”。所以,有時我寧愿把“互惠”的影響力看成是“互慚”。這點在中國人的“隨份子”上表現的淋漓盡致。我還記得自己當年考上大學的時候,父母把送來的彩禮都一筆一筆記得清清楚楚,為的就是等這些人有個什么紅白喜事的時候去把這份人情還掉,而且還只能多不能少,否則就會失禮。這就是典型的“互慚”表現。
給客戶送禮其實也是為了達到這個效果。禮送出去,客戶接受了,就會在他心里出現“愧疚”。銷售員不斷地送,這種“慚”在客戶心里不斷地累積,最后客戶自己都會想“這個銷售對我真不錯,得找個機會幫他一下”。于是客戶就把生意交給這個銷售來做,算是還了當初銷售給的“惠”。
可能有些人看到這里會嗤之以鼻:“現在的客戶還會有慚愧嗎?你送什么東西人家都收得心安理得,甚至你想送,人家還懶得收呢!”現在有些客戶,特別是一些有錢、每年都有固定大額采購的客戶身邊都圍著一幫銷售人員。長年累月,這些客戶都被銷售給“慣”壞了:燕翅鮑想吃就有,茅臺五糧液頓頓都喝,中華大熊貓塞滿柜子,逢年過節購物卡成摞。這個時候,你如果再想送什么東西給客戶,還真是會出現“你想送,人家還不想要”的情況。
可能第一個給美女送花的人,美女會產生強烈的好感。但是以后送花的人越來越多,不僅有紅玫瑰,還出現了白玫瑰,甚至是鑲金邊的玫瑰,這時候美女心里可能早就麻木了。到后來,美女甚至開始討厭那些給自己送花的男人,覺得這些人真沒品位??蛻粢彩且粯樱斀o自己“惠”的人太多,而且“惠”的內容和形式也差不多的時候,客戶就不會認為這是“惠”,當然也不會在心里累積“慚”,當然更不可能給你回報了。
甚至有些客戶會覺得接受了你的“惠”就是給了你最大的“惠”——收你的禮那是給你面子。
送禮,就得送的對
那在現在這種市場競爭激烈復雜,客戶麻木不仁的情況下,該如何才能把禮送好,讓客戶產生真正的感覺,從而幫助我們做事呢?
我想先簡單地講一下馬斯洛需求層次原理。人從低到高有5種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這5種需求是從低到高逐漸遞增的。當一個人還無法滿足衣、食、住、行、性的時候,他最急迫的需求就是生理的需求,這個時候銷售去送點吃的、喝的、購物卡之類的都好使。但是現在大部分的客戶已經脫離這種需求層次,而上升到了更高的層次,這個時候如果銷售再去送一些煙酒茶之類的東西,客戶就會不感興趣,甚至是厭煩。因為這些都是比較低層次的需求,送禮也沒什么技術含量,只要給夠錢,什么人都能干。這樣送的禮就沒有什么競爭力,也不會產生什么效果。所以,銷售在送禮的時候應該發揮創造力,好好動動腦子,盡量往客戶高層次的需求上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