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禮儀的基本常識:干什么事情都得有禮有節
商務禮儀的基本常識有哪些?下面由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商務禮儀的基本常識,歡迎大家學習!
第一講交往藝術與溝通技巧
第一節 交際場合中的交往藝術
1 使用稱呼就高不就低;2 入鄉隨俗;3 擺正位置;4 以對方為中心
交往以對方為中心,商務交往強調客戶是上帝,客戶感覺好才是真好。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就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系。
第二節 交際交往中的溝通技巧
1 語言技巧
現代交往中,大家都明白一個常識“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同行業有不同的要求,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結果可能大不一樣。例如從事外事工作的人有一個特點:說話比較中庸,如果你問他們:這場球賽你認為誰會贏?他們不會告訴你誰會贏或者誰會輸,而是告訴你都有勝的可能,不偏不倚,模棱兩可。這就是職業使這些人形成的語言特點。
舉例
2 看名片的技巧
交換名片時,從以下四點可以說明名片持有者的地位、身份以及國內外交往的經驗和社交圈的大小。
看名片的四個要點
名片是否經過涂改:名片寧可不給別人也不涂改。名片如同臉面,不能隨便涂改
是否印有住宅電話:人在社交場合會有自我保護意識,私宅電話是不給的,甚至手機號碼也不給。西方人講公私有別,特別在乎這一點,如果與他初次見面進行商務洽談,你把你家的電話號碼給他,他理解為讓你到他家的意思,覺得你有受賄索賄之嫌
是否頭銜林立:名片上往往只提供一個頭銜,最多兩個。如果你身兼數職,或者辦了好多子公司,那么你應該印幾種名片,面對不同交往對象,使用不同的名片
座機號是否有國家和地區代碼:如你要進行國際貿易,座機號碼前面應有86這一我國的國際長途區號,如果沒有,那么說明你沒有國際客戶關系,如果沒有地區代碼,說明你只在本區域內活動
3 解決問題的技巧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有什么樣思想,就有什么樣的工作狀態。
4 打電話掛機時的技巧
打電話時誰先掛,交際禮儀給了一個規范的做法:地位高者先掛電話。
5。出入電梯的標準順序
(1)出入有人控制的電梯
出入有人控制的電梯,陪同者應后進去后出來,讓客人先進先出。把選擇方向的權利讓給地位高的人或客人
(2)出入無人控制的電梯
出入無人控制的電梯時,陪同人員應先進后出并控制好開關鈕。
第二講交際交往中的禮儀重點
第一節 擺正位置,端正態度
(一)擺正位置,端正態度
學習禮儀首先要擺正位置,端正態度。如你到國外,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是按照自己國家的規矩辦,還是按照所在國的規矩辦?除此以外,還有人的因素,譬如說我是主人,我會強調主隨客便,尊重客人,但如果我是客人,我也會強調客隨主便。人際關系是互動的,需要你擺正位置,端正態度。
(二)交談的禁忌
1 忌打斷對方
雙方交談時,上級可以打斷下級,長輩可以打斷晚輩,平等身份的人是沒有權力打斷對方談話的。萬一你與對方同時開口說話,你應該說“您請”,讓對方先說。
2 忌補充對方
如果談話雙方身份平等,彼此熟悉,有時候適當補充對方的談話也并無大礙,但是在談判桌上絕不能互相補充。
3 忌糾正對方
尊重別人就是要尊重對方的選擇。除了大是大非的問題必須旗幟鮮明地回答外,人際交往中的一般性問題不隨便與對方論爭是或不是,不要隨便去判斷,因為對或錯是相對的,有些問題很難說清誰對誰錯。
舉例
4 忌質疑對方
對別人說的話不隨便表示懷疑。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質疑對方并非不行,但是不能寫在臉上,這點很重要。如果不注意,就容易帶來麻煩。
第二節 交際三要素
(一)交際三要素
1 溝通;2 認知;3 互動
(二)餐桌五忌
1 吸煙;2 給他人夾菜;3 勸酒;4 整理服飾;5 吃東西發出聲音
(三)正式場合自我修飾的注意事項
1 包與鞋的顏色一致;2 女士化妝要清新自然;3 男士腰上不掛任何物品
第三講交際交往中的禮儀互動
第一節 角色定位
1 干什么要像什么
2 看對象講規矩
禮儀就是各種各樣的規矩。它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到什么山上要唱什么歌”,因人而異是交際禮儀、交往藝術的基本要求。講禮儀強調看對象講規矩。
舉例
3 乘坐轎車的位次排列
(1) 公務
參與活動的車輛一般是歸屬單位的,駕駛司機一般是專職司機。就雙排座轎車而論,公務接待時轎車的上座是指后排右座,也就是司機對角線位置,因為后排比前排安全,右側比左側上下車方便。公務接待時,副駕駛座一般叫隨員座,坐秘書、翻譯、保鏢、警衛、辦公室主任或者導引方向者。
(2) 社交
第二種情況稱為社交應酬。工作之余,三五好友外出吃飯活動,這時車輛的歸屬一般是個人的,開車的人是車主。車主開車時,上座是副駕駛座,表示平起平坐。在這種情況下讓上賓坐后座,是不允許的。
(3) 重要客人
第三種情況是接待重要客人。當你接待高級領導、高級將領、重要企業家時你會發現,他們喜歡選擇轎車的上座是司機后面的座位,因為該位置隱秘性比較好,而且是車上安全系數較高的位置。
第二節 雙向溝通
(一)雙向溝通
溝通是相互理解,既要了解別人,更要被對方所了解。通常,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般人都有了解別人的意識,但在商務交往和公關交往中,只了解對方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被對方所了解的意識,也就是說要有表現自己的意識。在雙向溝通意識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了解人尊重人。尊重的前提應該是了解對方,也讓對方了解你,否則就無尊重可言。
(二)請客時要考慮的問題
1 請客的藝術
請客有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吃飽第二個層次是吃特色,例如到北京一定要吃烤鴨,第三個層次是吃環境;第四個層次是吃文化。
2 民族飲食禁忌
滿族、蒙古族、藏族、回族忌食狗肉,蒙古族不食三鳥(雞、鴨、鵝)之內臟,穆斯林忌食豬狗驢肉、忌飲酒(嚴格的不僅不喝酒,而且所有含酒精的飲料都不行,如醪糟)抽煙、忌吃動物血液。
第四講交際交往中的禮儀理念
第一節 尊重為本
1 自尊三要點
(1) 尊重自我;(2) 尊重自己的職業;(3) 尊重自己所在的單位
2 尊重他人五要點
(1) 尊重上級;(2) 尊重同事;(3) 尊重下級;(4) 尊重客戶;(5) 尊重所有人
第二節 善于表達
1 擬談的問題;2 格調高雅的話題;3 輕松愉快的話題;4 時尚流行的話題;5 對方擅長的話題
第三節 行事規范
1 領帶打好后的標準長度
領帶打好后的標準長度是領帶的下端正好在皮帶扣上面。
2 有所不為有所為
所謂有所不為有所為,指的是在交際交往中要明確自己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必須做。
3 穿西裝的三色原則
所謂西裝往往是指在西方國家較為通行的兩件套,或者三件套的統一面料、統一色彩的規范化的用于正式場合穿著的男裝。
第一節 文明待客
服務禮儀接待的基本要求是文明、禮貌、熱情。要做到文明、禮貌、熱情,就要做到“待客三聲”。所謂“待客三聲”是指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
1 來有迎聲
來有迎聲的含義就是要主動熱情而友善地與接待的客人打招呼,主動、熱情而友善地向對方問候致意。
2 問有答聲
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當班執勤時,面對客人有問必答,不厭其煩。論。
3 去有送聲
當客人離去時,不論對方有沒有主動與你道別,不論雙方洽談是否成交,本著自始至終,有始有終的原則。
第二節 禮貌待客
1 問候語
2 請求語
求助于人時,一定少不了一個‘請’字。
3 感謝語
得到他人幫助、理解、支持時,必須使用感謝語:“謝謝!”
4 道歉語
打擾、怠慢他人時,需要向對方道“抱歉”或“對不起”。
5 道別語
和交往對象告別時,應主動對對方說:“再見!”、“保重”或者“慢走”。
接待來賓時,光有文明與禮貌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應當表現出熱情,真心實意。如果只講禮貌用語,只注意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但缺乏必要的熱情,就會給別人以被勉強,被脅迫,不耐煩的感覺。從接待禮儀的角度而言熱情待客有下列三個可操作的環節必須注意,即眼到、口到、意到,成為熱情三到。
所謂眼到是指接待來賓時,一定要目視對方,注意與對方交流眼神。面對客人時,必須養成雙眼正視對方的習慣,不看對方是失禮的行為,敷衍了事地看著對方也是失禮的行為,不用規范化的方法看對方更是失禮的行為。要注意自己看對方的時間長短是否合適,部位是否正確。
好的談吐氣質好比大樹的葉子,只有翠綠的顏色才是最能讓人心曠神怡的。對于辦公室一族而言,好的談吐能讓別人從你的言行中感受到你的修養和能力,讓你的氣質滲透到每一個舉動、每一句話語中。別人會因此而心情大悅,你更會收獲絕佳人緣!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