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有能力但不聽話的員工?
彼得·德魯克說過:“讓勞力工作者富有生產力是上一個世紀要解決的管理問題,要讓知識工作者具有生產力,則是本世紀要思考的管理問題”。
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中,人才的作用越發的重要:郭士納挽救了虧損百億美元的IBM;杰克·韋爾奇成就了通用帝國;張瑞敏讓一家校辦工廠變成了國際化的企業。這些都是卓越人才的功勞,他們卓越之處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懂得如何制造、發現人才,更懂得如何管理今天的人才。
中國由于市場化起步較晚,受官本位、金本位的思想影響等原因,企業主對今天的員工形態認識不清,多采用傳統的管理方式,結果就是付出了高薪但只留住了單純以金錢為價值,卻不一定是人才的員工,那些追求綜合價值的人才卻在慢慢減少。對于今天新形態下的企業與員工,筆者對領導者提出6點建議,可以讓企業建立和諧有效的管理并留住人才。
1、去除官僚作風
由于舊有的層級管理方式極容易產生官僚作風,決策者高高在上,中間層級眾多,員工的意見與心聲在層層過濾后根本無法傳達到決策者的耳朵里,高層領導者的言語與決策也在層層傳遞中走了樣,過了時。這在今天的企業管理中是非常危險的,決策者無法掌握準確的信息,而員工也會有巨大的挫折感,加之決策者習慣或喜歡這樣的官僚作風,會讓人才因為失望而離開企業,縱使企業付出了高昂的薪水。官僚作風成為了人才的第一殺手,現在西方一些學者倡導仆人式管理,就是為了管理者與員工之間能夠產生良性的互動,這種互動帶來的則是企業的健康與活力。
管理者要知道,企業中的員工除了和你的職位、分工不同外,專業能力多會超過你。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對專家型員工頤指氣使只會讓員工產生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沖動。管理者應該忘記,至少是放下自己的職位,從勞動分工合作的角度與員工溝通協作,管理者加入工作也不是監督與約束,而是一種參與、協助,這樣才可能使溝通與合作變得順暢有效。當領導者能夠有這樣的觀念轉變和行動后,往往管理中的問題和矛盾要比管理者威風八面,高高在上時少的多。當然,這樣并非是說領導者不該有權威,管理中領導者的權威是必要的,但這種權威是通過自身的管理能力與專業能力塑造出來的,這樣部屬自然心悅誠服。切不可用權勢來管理員工,尤其是管理高級人才,領導人想以威權來壓制他們,只會讓人才離開你。現在在等級森嚴的軍隊中都很少采用威權管理。我們看看那些成功的企業、軍隊,甚至是國家,他們的領袖無一不是靠個人的魅力與影響力來領導組織的,那些強權的組織縱使擁有大量的人才,最終這些人才卻不是離開就是明哲保身,不愿出力。
國際知名搜索引擎公司Google的內部就存在這種良性的管理文化:開會時不是領導者先發言,而是有最重要緊急事務的人先發言、誰講的話最有價值誰先發言。Google還允許工程師只把80%的工作時間放在公司規定的工作上,其他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決定做什么,比如開發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發明或研究某項課題等。于是,很多絕妙的創意與技術便在這些自由的時間里誕生了,這些創意與發明成了Google的搖錢樹,甚至很多項目后來成了Google的主體業務。而領導者則是這些員工最有力的后盾和服務的仆人,反過來,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成效從Google股票市值的成長性就可見一斑。{page_break}
2、滿足員工的價值需求
今天人才的忠誠度不是單靠高薪和獎金換來的,因為這些其它企業也做得到,如果真的是人才,別的企業也會來高薪挖角,這也是人才流動很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傳統的管理方式是一手拿糖果,一手拿大棒,用物質的給予與剝奪作為獎懲的工具。但是,在今天的企業中,尤其是高級腦力型員工,他們對價值的理解與需要早就變得多元化,其中自我價值的表達、是否受到尊重、愉悅的工作心情等成了除薪酬與職位外的重要價值因素,而且這些因素所占的比重還在不斷上升。
現實生活中,我們能有一個登臺表演的機會都會很高興,并不會計較報酬的多少,在職場中又何嘗不是呢?真正的人才除了在意自己付出勞動的報償外,更在意企業是否給了他們一個舞臺。盛大網絡在這方面做的就很好,人才流動率很低。盛大游戲首席技術官朱繼盛認為:“盛大網絡核心的思想只有一點,給相應的人以自己的舞臺,施展他自己的東西”。這種觀念并非是停留在口頭上,盛大有不到30歲的總裁和20出頭,學歷不高的技術人才,這樣不拘一格,唯才是用的用人觀使盛大成為了人才向往的樂園。
請企業管理者們相信,給員工一個舞臺,員工回報給企業的絕對是一臺精彩的好戲。
3、由監督、約束改為激勵、信賴
400年前,瑞士一個鐘表匠,塔·布克認為:金字塔的建造者不是被迫勞動的奴隸,而是一些擁有自由身份的人。當時這個觀點被所有人所排斥,因為從希羅多德的《歷史》及一些殘存下來的文獻資料來看,金字塔是掌權者以武力脅迫幾十萬奴隸為法老建造的墓地。而且,這種浩大辛勞,耗時幾十年的工程,怎么可能有人自愿參與呢?但是,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宣布:通過對吉薩附近六百多處墓葬的挖掘,考證結果為,金字塔的確是由當地具有自由身份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建造的。
為什么四百年前的一個鐘表匠能準確的指出金字塔不是奴隸所建造的呢?經過調查,原來,塔·布克是從鐘表的制造中推斷出這個結論的。
塔·布克原是一名法國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對羅馬教廷的刻板教條,被捕入獄。由于他是一位有名的鐘表制作大師,所以,囚禁期間被安排制作鐘表。在那個失去自由的地方,塔·布克發現無論監獄管理者使用什么高壓手段都不能使他們制作出日誤差低于1/10秒的鐘表,而入獄前他們在自己的作坊里能輕松的制造出誤差低于1/100秒的鐘表。為什么會這樣呢?起初,塔·布克以為是制造鐘表的環境太差,后來他們成功越獄逃跑,又過上了自由的生活,此時,他才發現制造鐘表時真正影響鐘表準確度的不是環境,而是制作鐘表時的心情。
在塔·布克的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個鐘表匠在不滿與憤懣中要想圓滿的完成制作鐘表的1200道工序,磨銼出一塊鐘表所需要的254個零件,比登天還難……金字塔這么大的工程,建造的卻如此精細,建造者一定是一批懷有虔誠之心的自由人。難以想象,一群有懈怠行為與對抗思想的人,能讓金字塔的巨石之間連一根刀片都插不進去”,而事實證明,他的推斷是正確的。
在過分嚴格監管的地方很難創造出優秀的東西,因為人的能力只有在身心和諧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最佳水平。這一理念與我們現在很多企業的管理思想大相徑庭,我們很多的企業在強調紀律、制度的時候忽視了一個人的情感因素,片面的將提高員工工作效率的辦法歸結為科學的工作程序、嚴格的管理甚至是超時工作等。如果對于單純的重復性勞動,這些辦法也許還有效,但對于煩瑣復雜、創造性強的工作來說,是不可想象的。{page_break}
現在一些企業實行股份制就是一種充分調動員工主人翁精神的方法,除資金入股外,還可以技術、勞動等方式參股,這并非是企業沒錢需要人才入股,而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讓關鍵性員工能發揮出自己能力的極限,并不斷進取,而企業的存亡與發展也都主要靠這些核心股東。其實,這種員工的動力并非只有股份合作制可以達成,也并非只需要幾個核心員工這樣,所有員工,至少是大部分員工擁有這樣的工作動力,對企業的競爭力來講將是巨大的促進。比如,我們可以賦予員工更大的工作自由與權利,這種自由與權利給員工帶來的責任感與被信任感比管理者督促的效果更好。
以世界上最大的組織——一個國家為例,強制的手段并不能令組織更強大,也不能讓組織變得更有次序。英國是一個沒有成文憲法的國家,他們的判決依據是根據英國各個歷史時期頒布的憲法性文件、法院判例和國會的慣例,換句話說,英國更多的是在用相對寬松的文化來治理國家。效果如何呢?英國的犯罪率遠低于號稱司法最健全的美國。
美國戈爾公司就是一個賦予員工極高自由度的公司,他們不指派或命令員工工作,員工可以自己選擇工作的數量、完成時間、工作方式與品質。但是,員工卻都踴躍工作,原因就是工作是和績效掛鉤的,雖然這和我們普遍采用的績效方法類似,但是卻沒有硬性的底線要求。員工工作的自由度提高了,效率也隨之提高了,因為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心態等綜合因素決定工作,這使得生產率與產品品質都提高了很多。沒有了硬性的制度約束,領導卻同樣擁有權威,他們的權威是依靠影響力來塑造的。這樣的組織形態具有很高的向心力,員工之間,上下屬之間關系非常融洽。
戈爾公司這樣的管理形式在世界上都是鳳毛麟角的,有些像烏托邦描繪的理想國度,在傳統管理認知中是無法成立的企業形態。但是,戈爾公司業務遍布全球,擁有7000名員工,是聚四氟乙烯生產技術世界第一的企業,年營業額超過過了20億美元。
4、促成腦力勞動者之間的協作
蘋果電腦公司在業界的實力可謂頂級,公司也匯集了無數世界一流的技術人才,包括前CEO喬布斯本人就是一個電腦天才,曾有人這樣說過:世界上80%的計算機精英都聚集在了蘋果電腦公司。但是,當年站在技術巔峰的蘋果電腦公司卻輸給了技術不如自己的微軟。在喬布斯的自我總結中認為:蘋果電腦公司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每個人都是人才,大家都持才傲物,看不起其他人,也不愿意與同事合作。喬布斯承認,自己也有這樣的毛病。在與微軟、IBM角逐失利后,喬布斯開始注重員工間的合作,減少了內耗與溝通障礙,因此大大的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而且向心力也迅速增強,新產品推出的速度更快,技術更專精。今天風靡全球的蘋果MP3、iphone和ipad就是最好的例證,因為這些產品在技術方面并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但綜合價值卻是非常高的:領導時尚的外觀設計、強大的硬件支持、獨具匠心的軟件設置、卓越的產品質量,還有巧妙的營銷推廣手段。這些的完美結合和各部門之間的協作是分不開的。{page_break}
傳統的管理觀念往往注重員工是否團結在領導者的周圍,是否能夠和管理者合作(服從命令),卻忽視了員工間的合作。在一些官僚體制作風盛行的企業中,管理者利用,甚至是制造員工之間的矛盾或派系斗爭來讓員工互相牽制與監督,這樣的管理者認為,如果勞方齊心協力,必然對資方不利。其實,這些觀點是受到工業社會時代,資本家剝削勞工造成的集體反抗行為的影響,現在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是員工勾心斗角,沒有心思放在工作上,效率必然大大降低。今天的管理者應該通過讓員工之間的高度合作來提高工作效率與產品品質,同時,這也會給員工帶來一種愉悅感與安全感,這也是今天員工所在意的重要因素。試想一下,哪個員工愿意每天工作在一個明爭暗斗,爾虞我詐的環境中呢。
“一加一大于二”的理論已經在企業中講了十多年,但是真正把這種團隊協作理念落實的企業并不多,尤其當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后,就會產生或輕或重的派系斗爭,這是表面的制度無法管理的,需要管理者親自去抓、去管、去倡導,才可能做到“企業就像一個大家庭”,這絕對值得企業管理者去做。
美國《財星》雜志對100家知名企業的CEO做過訪談:認為員工之間團結協作,而非只凝聚在管理者周圍,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與企業競爭力的CEO占100%。日本豐田公司更認為豐田的競爭力來自于員工,其中,員工的協作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5、綜合評估員工
今天要評估一個員工的績效要相對復雜,尤其是創意與技術人才。傳統的績效考核很可能使這些員工感到委屈而離開公司,就像開篇講到的那只猴子一樣。今天的管理者要清楚:用時間來換酬勞的員工不是好員工,用成果換酬勞的才是企業發展依靠的關鍵員工。反之,我們要像前者那樣的思路去管理與要求員工就證明我們不是好的領導者。今天的管理要拋開過程與形式,以結果為導向,給員工更高的自由度。
在法國有很多油畫生產“作坊”,畫商聘用一些畫家在工廠大量的繪制油畫,而后銷往國外。畫商都為手下的畫家制定了每天的生產任務,有一家畫坊的生產量非常大,幾乎是同行的一倍,并且質量都很高。究其原因,人數、繪畫條件、工作時間與同行沒什么差別,只有一點不同——這家畫坊制定的生產指標不是以天為計算周期,而是以月為計算周期。有什么不同呢?因為繪畫是創造性很強的工作,需要靈感與激情,當畫家沒有靈感時,繪畫速度將很慢,這樣就很難完成當天的生產任務,只有加班加點,如此,質量就無法保證,進入惡性循環。而那家高產量的畫坊是每個月結算生產數量的,所以,當畫家不在工作狀態的時候完全可以放下畫筆出去玩一天甚至幾天,當精力充沛,思如泉涌時,可以輕松的補上落下的工作,甚至超額完成任務,并且質量都很高,佳作不斷。{page_break}
6、建立有效的文化
不良的管理方式可以形成文化,為企業帶來持續的負面影響,相對的,積極正面的管理文化也可以持續的發揮正面作用。再好的管理方式如果不能從表面的規定與形式化轉為一種思維與行為習慣,也都只能是為企業帶來一時的助益,不能持久。前面提到的5點,必須形成常態的習慣,最終轉化到文化層面,否則只能是熱鬧一時,因為即使有剛性的制度,若不能落到文化上,久而久之員工就會產生疲勞,繼而出現抵觸情緒,慢慢挑戰制度。到那時管理者還會認為:這些方法根本沒有作用。其實,是他們把這種管理思想扼殺在了形式階段。
能夠做到這樣管理員工的企業領導者并不少,但是,能夠把這種管理理念傳承下去的企業就不是很多。套用一句詹姆斯·柯林斯的話來說就是:能夠這樣做的管理者只能算是一個企業準時的撞鐘人,能夠把這種管理文化傳承下去的,才是為企業打造了一座準時鐘表的人。
在企業主苦惱于員工工作效率低,流動率卻非常高的表象時,思考一下為什么會這樣,其實任何一個員工也都期望穩定的工作,離開的原因多是像開篇中的那個寓言一樣——管理者用錯了管理方法,最終導致兩敗俱傷。只有改變管理理念,才能留住人才并且發揮出他們的力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