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料:個稅關鍵詞之個人所得稅分類稅制
據了解,個稅改革的脈搏。
個人所得稅分類稅制——
從國際上看,個人所得稅的稅制模式主要分為綜合稅制、分類稅制以及綜合與分類稅制相結合的稅制三種類型。目前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采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而我國實行的則是分類稅制。分類稅制是將個人各種來源不同、性質各異的所的進行分類,分別扣除不同的費用,按不同的稅率課稅,主要內容包括:
納稅義務人:個稅納稅人分為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兩種,其劃分標準在于是否滿足“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條件。如果滿足則為居民納稅人,將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應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外的所得納稅;否則為非居民納稅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在中國境內所得納稅。
應稅所得:我國稅法按分類征收制度規定應稅所得共11項,具體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等。
稅率:我國個人所得稅設置了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兩種。超額累進稅率又根據所分級數定為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和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其中,工資、薪金所得適用5%-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的生產經營所得,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
此外,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均適用20%的比例稅率。
費用扣除:不為大多數人所知,被我們廣泛討論的個稅起征點就歸屬于此項內容。我國現行個稅的費用扣除采取定額和定率扣除兩種方式,適用于工資、薪金所得的費用扣除方式為定額扣除,其是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20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而2000元的定額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個稅起征點,它決定著我們應納稅所得的最低界限。
減免稅:目前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主要減免稅項目內容比較廣泛,除包括省級政府、國務院部委和國際組織的獎金;救濟金、福利費和離退休補助金等個人所得的減免外,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財稅部門還根據稅法授權,規定了另外一些減免稅的項目,主要包括:對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且是唯一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城鎮居民按照國家規定標準取得的拆遷補償款;下崗職工經營所得等。
征管方式:我國個稅實行源泉扣除和納稅人自行申報納稅兩種征管方式。其中,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所得、財產租賃轉讓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擦去以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的方式;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經營所得、采取納稅人自行申報的方式。此外,對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從中國境內兩處或這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取得應納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納稅人,以及符合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的納稅人也應按稅法規定進行自行申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