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高成長難繼 高估值風險陡增
伴隨著資金也可能為創業板企業粗放經營、盲目擴張提供空間。
高成長難繼
截至目前,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在逐步下降、市值在縮水,市場正經歷著去泡沫化。深交所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創業板總市值為7885.77億元,平均市盈率降至53.87倍,相比今年最高80.01倍、2010年最高106.04倍以及2009年最高的127.65倍有大幅度下降。
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中國創業板市場掛牌公司共有203家,總市值突破8100億元,目前203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為52.68倍。
此外,業績和創業板指數也不盡如人意。2010年年報顯示,創業板業績平均增幅為35.6%,不僅低于A股38.99%的平均增幅,更低于深圳主板公司46.6%的平均業績以及滬市主板38.6%的業績,而2009年創業板凈利同比增幅還維持在46.07%的高位。此外,創業板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為49.49%,而全部A股的同比增幅卻達到79.25%。一季度,創業板指數暴跌11.37%,如果從去年年底的收盤價高位來計算,截至一季度末,創業板指數跌幅已近20%。
另外,二級市場上創業板也逐漸被資金拋棄。從2010年8月20日創業板指數誕生,到2011年4月14日大盤上漲了17.15%,但創業板卻下跌了2.17%,4月14日創業板最高峰市值為8400億元,縮水了300多億元。
“創業板公司2010年的年報和今年一季報預告顯示,創業板的高成長性難繼,甚至已經不存在了”。鄭州私募陳女士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二季度創業板頹勢依然,上市公司的成長性是個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創業板的逆市下跌,主要原因在于兩方面,一是大股東的減持給股價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二是上市公司股東創業激情減退,創業板公司高成長性不及投資者預期。
高估值風險陡增
大股東的減持、創業激情減退,都可能會給二級市場的普通投資者帶來損失。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有29家創業板公司遭到37個大股東減持套現,共減持92筆,減持金額合計33.96億元。分析士認為,因為信息披露問題,實際的減持量遠不止于此。
“創業板的‘三高’本身就是雙刃劍,股民應理性投資,不要有投機性心理”。該人士指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少創業板公司已經印證了投資者之前的擔憂,“一夜暴富之后失去創業激情,公司創新性、成長性大幅下滑。”
另外,從目前市場行情來看,創業板解禁以來走勢明顯弱于大市,其高估值的風險也逐步增加。首先體現在業績上,目前能夠始終保持高速成長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并不多,粉飾的現象層出不窮。此外,主板市場的大盤藍籌股無論是業績增長的穩定性還是相對較低的估值水平,都給投資者提供了更高的安全邊際。從這個意義上講,維持創業板個股高市盈率的土壤正在消失。
“隨著‘新三板’擴容方案的逐步實施,創業板上市公司高成長性的吸引力或大打折扣”。證券人士劉先生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一旦國內通脹水平居高不下,迫使貨幣政策繼續緊縮,最先受到沖擊的或許就是高估值的創業板股票。“貨幣政策偏緊的背景下,業績不確定、估值較高的創業板將面臨較大的系統性風險”。
此外,高企的估值水平無疑透支了上市公司的成長性,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投資者參與創業板市場的積極性。在劉先生看來,如何給創業板上市公司更合理的定價,如何保護創業板上市公司廣大普通投資者,已是急需面對的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