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時要“謹小慎微”
10月03日訊,說到最近爭議最大的電視劇,恐怕非《紅樓夢》莫屬了,無論是從人物形象、造型,還是對白等等,都招惹來一陣批評。無獨有而,之前的另一部翻拍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也有針對其中對白的批評。而與之前的版本對比時,雖然新劇集無論是在成本、特效還是規模上都占據上風,但在評比中,卻有新不如舊的聲音。
從營銷的角度來說,新版的紅樓吸引了眾多人的關注,雖然飽受爭議,批評者眾多,但還是有眾多人守在電視機或電腦前觀看,這個品牌已經得到極大的曝光度,品牌形象,使觀看者喪失對其后續行為的信心。
對企業來說,隨著近期眾多企業一系列的負面新聞產生,其所產生的影響已經影響到同行業的企業,使整個行業都產生了危機。但一些透支信用的營銷手段還是屢見不鮮。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下,想要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刺激消費者購買自己產品,企業缺乏足夠創新的營銷手段,同時在進行營銷活動時以自我想法為核心進行考慮,忽略消費者的真實感受,特別是在進行前期營銷策劃時,市場人員的想法大多是根據自己的猜測進行,而非根據市場的調查為依據進行策劃。而無論是事件營銷還是傳統的營銷方式,為吸引關注度,用一些不合理的內容和看點作為吸引客戶的關注點,雖然品牌會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但其中更多的是一些負面的印象,而非對企業有長期幫助的效果。
多數企業明白營銷成敗的關鍵因素在與對市場的理解,但在滿足消費者口味的同時,企業又自然而然的提升了消費者的口味,就像當消費者吃慣了嘗遍了大部分的美食,如果沒有更新、更好的東西,就無法刺激消費者的口感。目前雖然各行業在技術方面的成長速度堪稱驚人,但消費者對要求同樣驚人,因此有一些企業采用了虛假營銷的方式,在營銷過程中,或者夸大產品,或者偷換概念。由于缺乏比較完善的監管制度,所以使得這類企業都抱著僥幸的心理。
無論是為了博得關注而采取激進的營銷方式,還是進行虛假宣傳,其都是在透支自己品牌信用的行為。如果同一種產品,在廣告和宣傳中的形象與實際用起來有太大的差別,企業在消費者眼中的印象會一落千丈,而其所創造的針對企業的消極輿論,對企業的影響是長期又沉重的。因此,在進行營銷時要謹小慎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