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文化:如何將內容與更多的盈利模式對接?
如今大量傳統媒體被淘汰,導致很多人忽視媒體。其實,它反而更加重要。媒體是都市文化的組織網絡、高速公路,上下串聯起整個產業鏈。潮流生意,本質是族群消費——是聚集成群、身上貼滿標簽的細分化族群。精神上,他們以衣著、音樂、讀物、食物等媒介作為價值符號。
技術是媒體的核心推動力——2005年,互聯網領域風起云涌,阿里巴巴并購雅虎、百度在納斯達克上市,加速了資本進場。此時,已經吹響了紙媒轉型的號角。兩大老牌潮流網站Hypebeast(去年在港股上市)、Highsnobiety同在這年啟動。
Yoho創始人梁超在投資方鼎暉創投的支持下,在2007年至2008年間,相繼推動Yoho線上社區和“Yoho有貨”電商項目上線。資本方當時給出建議,雜志每期采編、印刷、發行,再到用戶手中時間跨度太久,而互聯網的傳播速度和覆蓋面優勢已經開始凸顯。
今天,說到Yoho,人們不會只想到雜志,它已經成了潮流集團。這波浪潮,真正發生本質變化的,是媒體的盈利方式。過去,媒體及內容生產者只通過與大平臺、廣告主合作,獲得稿酬、版權費及廣告收入。如今,內容生產者可通過廣告、訂閱、電商、咨詢等諸多形式來獲得收入——這正是Yoho邁出的關鍵一步——從單一的廣告性收入,創造性的拓展到電商、展會、原創潮牌孵化等上下游領域。
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高宣揚曾解釋:“流行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盲目追隨,追得越快,越像,就算勝利。流行文化所強調的“迅速趕上”,是最省力,最經濟和最有效的?!倍际形幕瘜φ麄€外圍和邊陲世界的控制及其本身中心地位的維持,就是以媒體為基本手段。Yoho正是用媒體串聯了它整個商業綜合體。
而商業力量決定了媒體的內容、形式及受眾人群。據尼爾森調研機構的數據,2016年品牌廣告主在媒體投放中,新媒體總占49%,其中移動端占28%,其份額在持續增加。預計明年,僅移動端就將上升至39%。這片戰場早已在移動端領域開打,Vice、Nowre等一系列潮流新媒體出現,給我們帶來不同的聲音;伴隨網速提升,視頻內容的崛起呈必然趨勢;甚至,如何將內容與更多的盈利模式對接,又將引發無限遐想。
行業集中度低,沒有一家獨大。反觀美國,最大潮流電商的Karmaloop從20年前起步,依托線上線下零售,銷售品牌超過500個,還成立了線上視頻內容生產的Karmaloop TV;每年,潮流產業最大、最多的交易也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百年展會Magic Show、紐約長灘的Agenda展會,都匯集了全球數千個品牌商家交易。中國潮流產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在商業配套領域。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