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傳統品牌紛紛加碼電商
截至2014年11月11日中午12點,2014年“天貓1111購物狂歡節”已經有4家服裝服飾類商家銷售額過億。綾致時裝集團、優衣庫、韓都衣舍、太平鳥男裝旗艦店前12個小時就突破了1億元銷售額。
“今年肯定要比去年銷售業績高,但是因為波司登本來就基數很大,所以銷售業績增長不會很激進。”波司登投資者關系總監張蕓寧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快時尚搶占電商資源
日本迅銷集團旗下UNIQLO(優衣庫)為此次電商大促做足了準備,但購買速度還是出人意料。其相關負責人介紹,幾乎所有主力商品都在半小時內銷售一空,包括其暢銷的輕型羽絨服系列、Heattech系列、搖粒絨系列、法蘭絨襯衫系列、內衣系列等等。“不存在什么黑馬單品,還是門店熱銷的產品受到追捧。”
而這樣的速度帶來的就是在凌晨0:38分天貓交易突破百億元的時候,優衣庫女裝排名第一。截至11日中午12時,優衣庫已經銷售過億。而在2013年的“雙十一”,優衣庫全部銷售業績為1.2億,排名天貓平臺第六位;在2012年,優衣庫的“雙十一”活動排名還是第75位。
“今年也是加強各方面準備,包括加大商品庫存,增配網店客服人員,優化售后服務流程,提高訂單分揀和訂單發貨速度。”優衣庫相關負責人稱。
實際上,優衣庫在中國的增長也關系到其全球業績。其母公司迅銷集團最近公布的截至8月31日的2014財年業績顯示,凈利潤為6.93億美元,同比減少28.7%。但其全年銷售增長21%至大約136.1億美元,其中大中華區實現66.5%增長至19.3億美元。
截至2014年8月底,優衣庫品牌擁有831家日本門店和633家海外門店,其中大中華區占374家,超過海外門店的半數,優衣庫對中國的期待不言而喻。在開店速度上,此前優衣庫的招股說明書中也稱將在大中華區每年開設80至100家新門店,而其2015年全年計劃也不過是185家海外門店。
與優衣庫的期待相比,其競爭對手快時尚品牌ZARA也是愈加看重電商渠道。
“目前,在中國,我們共有4個品牌擁有網絡銷售渠道,分別是Zara,Massimo Dutti,Pull&Bear和Bershka。其中Zara擁有兩個網絡銷售渠道,為Zara官網在線購物(zara.cn)和Zara天貓官方旗艦店。另外三個品牌都只有天貓官方旗艦店。”Inditex集團回復記者稱。目前其旗下的Massimo Dutti,Pull&Bear和Bershka都推出了“雙十一”促銷活動,但尚未有統計數字。
實際上,ZARA品牌在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于2012年9月開始線上業務,但其入駐天貓平臺尚不足月。目前ZARA在全球26個市場有網上業務,其相關部門也只是給出全球每天有500萬消費者訪問網站,但是中國官網具體數字尚不能透露。
對于電商渠道,Inditex則表示足夠的關注:“作為全球性的多種經營模式并存的零售商,我們可以看到,線上的拓展對線下實體店鋪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Inditex一直都是非常嚴謹并循序漸進的進行每一項工作。但我們相信,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展網絡銷售會是一個趨勢。”
傳統品牌布局O2O
對于“雙十一”電商促銷,對于波司登來說已經是每年的常態工作。
“自從有這個大促概念,我們每年都在做,已經成常態工作了。”張蕓寧稱,“但現在‘雙十一’已經不止是電商行業的大事,也是我們的大事,我們在年初制定全年計劃時就會拿出來專門討論,如何做,怎樣實施。但真正實施會按照方案提前一個月進行。”
今年波司登電商大促的主要工作重點在于供應鏈及售后的梳理。“我們今年在線上、線下門店互動上做了些改進。不同地區的發貨由當地銷售商發貨,雖然結算還是統一電商端口,但發貨及退換貨由銷售本地來完成就會加快訂單處理速度。以前每天可能處理5萬單,現在我們能處理10萬單。無論是處理訂單還是快遞送貨都會加快速度。”張蕓寧表示。
現在越來越多的服裝企業已經開始逐漸重視互聯網渠道,體育運動品牌匹克則稱已經提前幾天就開始網上促銷。其負責人許志華此前也對記者表示,看好互聯網,但具體如何做還要慢慢探討,但會愈加重視電商。
而李寧天貓旗艦店截至11日18時銷售額突破6000萬,在國內運動品牌單店銷售排名第一,三款單品銷售超萬件。
“我們門店很多,未來如何讓線上線下互動起來,帶動銷售積極性也是我們要做的。今年增加了微信端營銷,對于移動端的開發也會逐步進行。未來希望做到O2O。”張蕓寧表示。
而去年底,美特斯邦威也推出了O2O戰略,通過“線下門店體驗+邦購網購物”來進行實體店鋪與互聯網結合的運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