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民覺醒 有關部門也不能再沉睡
有媒體最近分析認為,中國已經進入了納稅人權利覺醒的時代。2010年歲末,北京治堵方案一出,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律師助理葉曉靜,便向北京市公安局、財政局、交通委提交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申請上述三個部門公開北京市目前的公車數量和使用情況。與葉曉靜一樣,主張納稅人權利的公民越來越多。
對每個人來說,一生中永遠無法避免兩件事:死亡與納稅。誠然,納稅是必需且必須的,但不對稱的是,納稅人的意識是模糊的。這一點,報道說得很清楚,曾經的中國人對稅收無知無覺,亦不知自己作為納稅人的權利。這番論斷頗為準確,一度,納稅人這個稱呼難登“大雅之堂”,我們被稱作人民、群眾、老百姓,但不被稱作納稅人。我們只被強調要納稅的義務,卻不被提及納稅人的權利。
現如今,納稅人的提法已不再敏感,社會上不會再有“為人民服務”還是“為納稅人服務”的辯爭了,日前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就表示,“努力為納稅人提供滿意的服務”。
稅民覺醒,是一件大好事,其綜合價值毋庸贅言。但是面對稅民的覺醒,相關部門準備好了嗎?當河南南陽一市民要求當地各部門公開“三公”消費,各部門要么“顧左右而言他”,要么置之不理,有官員甚至懷疑該市民是“間諜”。這說明,在稅民覺醒時代,相關部門的相關意識并未覺醒。
稅民的覺醒,需要制度性的呵護。首先,相關部門不能再單方面強調公民納稅的義務。打量現實,我們看到不少稅務部門、稅務官員,乃至于其他官員,都過多地強調了納稅人的義務,卻有意無意地忽略納稅人的權利,這種不對稱的宣揚遺害甚深。這種做法結果是,相當多的納稅人并不清楚自己作為納稅人究竟享有那些權利,而作為征稅方的政府部門似乎也沒搞清楚,自己征稅的權力究竟來自何方以及如何使用正確這些權力才是正確的。也正因為此,不少官員十分傲慢,由納稅人供養,卻對納稅人缺乏謙抑之心。
其次,要呵護稅民的覺醒意識,就應該公開稅款的流向。人民納稅是用于購買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和公共品。然而,有些時候,納稅人并沒有得到相應的公共服務和公共品,即取之于民的稅收沒有用之于民或沒有很好地用之于民。誠然,如果不把稅金的流向說清楚,就是對納稅人不尊重的表現,納稅人就不能確定納稅錢使用得是否合理。
最后,構建制度平臺,讓納稅人的覺醒意識化為行動,昂揚納稅人的尊嚴。遺憾的是,我們看到一些地方迷戀征稅和收費,陷入了征稅崇拜,動不動就鼓吹開征新稅。《立法法》第八條明確規定,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必須制定法律。換言之,開征新稅必須經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通過。但是一些部門為了達到“從老百姓腰包里掏錢”的目標,“曲徑通幽”,變著法子與民爭利。納稅人不能停留在意識的覺醒,其權利還應該呈現和壯大起來,為此就需要相關部門真正尊重納稅人,未經納稅人同意,不能擅自收費和征稅,開征新稅前應廣泛征求納稅人的意見。
當然,如今稅務部門已在呵護稅民的覺醒意識,比如,去年11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納稅人權利與義務的公告”稱,納稅人依法享有知情權、保密權、稅收監督權、納稅申報方式選擇權、申請延期申報權等權利。這是不小的進步,但覺醒的不應只是某個層級、某個部門,而應該是全社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