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市紡企海外奏響命運變奏曲
“中國概念股”遭遇價值危機
海外資本市場一直因其上市時間短、準入條件較低等特點,受到不少國內公司的青睞。資料顯示,去年境內企業境外上市融資及QFII項下額度增加,導致證券投資項下有較快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前11個月境內企業海外上市籌資比2008年增加了一倍多。
在紡織領域也不乏積極參與者:2009年9月,華港滌綸實業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上市,2008年3月,長樂力恒錦綸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主板上市,2007年11月,華豐紡織在韓國股市主板上市……
然而今年以來,海外資本市場頻頻傳出“撤伙”的消息,繼2010年3月8日中國印染公司從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名單上剔除,5月中旬又傳出浙江唐龍針紡這家于去年在澳大利亞資本市場上市的紡織企業被指資金鏈斷裂。
根據相關資料的初步判斷,其命運的關鍵詞幾乎相似:盲目擴張、經營不善、資金斷裂。消息接連傳出,給曾經炙手可熱的海外上市潮和“中國概念股”帶來諸多質疑。
風險與市場本身無關
專家指出,中國企業赴海外募集資金有幾大明顯的優勢,一是海外IPO的過程可控,只要是符合相關的規定,上市時間是可以預期的,而無需太多考慮宏觀經濟環境等因素;二是海外再融資比較容易,對國內企業極具誘惑力;三是投資者構成差異,在國外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可以更容易引進戰略投資者,而國內投資主要是散戶。
“公司倒閉跟選擇在何種資本市場上市并無關系,只是在選擇海外上市的群體中,有些企業單純地利用海外市場門檻成本低,監管相對較松的特點,或者是因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不符合在國內A股市場上市條件選擇去海外上市,而其企業本身是存在問題的。”華泰聯合證券紡織行業分析師說。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軍進一步給記者分析,在選擇海外上市的企業中成敗的案例皆有,很大程度上跟企業的好壞有關,如果僅僅以圈錢的目的和手段進入成熟的海外資本市場去運作注定要被淘汰。海外有大量的風險投資(VC)資本對新興企業和成長性企業極有興趣,熱情度很高,但是其選擇性投向與企業自身質素緊密相關。
內部管理決定價值持續
“部分紡企在海外資本市場折戟的根本原因還是公司內部管理問題。”華泰聯合證券紡織行業分析師指出。
“企業融資、經營發展、公司業績這三者之間環環相扣,緊密關聯,比如融資目標過高,而實際結果未達到預期,緊跟著經營計劃無法順利開展,公司業績報表肯定不會好看。相應地,融資之后若企業經營不善也會導致業績受損,任何一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讓投資者‘用腳投票’。”仲大軍說,企業擁有足夠的發展空間之時也要有良好的內部管理。
相關資料顯示,唐龍針紡與中國印染遭遇難題、乃至出局就是緣于內部管控的失策。
中國印染的命運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關于資本的高空接力,用拆西墻補東墻的手法,懷著上市圈錢夢寄望于赴美國再次上市融資,并進行了一系列未經科學論證的投資行為,進而導致企業風險成倍放大,最后在國內宏觀政策調控與國際金融危機雙重作用之下資金鏈斷裂。
一些企業在成功IPO之后往往容易忽略持續性發展,上市之后全新的管理團隊還要繼續發展公司,如仲大軍所說的重點思考如何走得更遠更好,只有處于良性運作體系中的公司才具有不斷融資的價值,不斷提升的再融資能力。
在新加坡掛牌的企業中有40%來自海外,興盛時期中國企業IPO的占比很高,被稱為“中國概念股”,為投資者所熱衷,然而經歷了中國印染等公司的事件之后,中國概念股正在悄然遠離投資者的視野。分析指出,如果形象惡化,投資者信心受損將導致中國中小市值企業股價低迷,逐漸喪失再融資功能。
防患未然須丈量細節
“一家企業的完美上市可以概括為天時、地利、人和。”仲大軍諫言,除了良好的企業內部運營機制、合適的上市地,還要把握好時機,時下國內股市遭遇重挫,即便較為優質的企業新股上市也可能遭遇“破發”厄運,不管是國內上市還是海外上市,正在IPO征途中的紡織企業應充分考慮金融市場狀態、股市走向、經濟周期,踏準上市“節奏”。
目前,的確有數家紡織企業守候在資本市場的門口。
對于那些還在猶豫究竟在海外上市還是在國內上市的紡織服裝企業而言,財經專家周俊生建議,企業上市,最重要的是看這個企業的經營方向在哪里,在哪里籌資更方便。就目前來說,由于中國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在流動性方面更有活力,特別是對海外熱錢更有吸引力,因此在國內上市可能反而能夠籌集到更多的資金。
另有專家指出,企業在選擇上市地時可進行相關測試,比如客戶群體的所在地、同類企業的上市地、上市后的持續成本是否合適、再融資是否便利等。
對于已經在海外成功上市的企業則應該意識到責任和壓力,不但要面對公眾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的監督,遵循上市所在地的證券監管條例,還要更加規范地去發展已建立起的一套相對完善的企業治理機制,尤其是民營企業上市后一定會遇到“去家族化”的過程,以外力監督控制,發展職業團隊才能更好地保障企業利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