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漢口商圈冰火兩重天
24日,武漢各大百貨迎來地鐵2號線通車后首場圣誕大考。這個“平安夜”,與電商展開差異化競爭的漢口高端百貨流金淌銀,武昌多家百貨在遭遇天貓“雙十一”消費攔截后,客單不盡如人意。
漢口再破圣誕消費紀錄
昨日10時許,武商摩爾城已很難找到停車位。停車場里,擠滿了掛省內牌的車。至晚12時,武漢廣場單店銷售破8000萬元,超過去年圣誕。
某香港高端滋補品專柜,一位VIP顧客出手便買走了上百萬元補品;作為武廣消費最大支柱,雅詩蘭黛、迪奧、蘭蔻等國際化妝品專柜前,更是人頭涌動。武廣相關負責人稱,早上開門起,就在以“每10分鐘100萬元的銷售速度出貨”。主打黃金的世貿廣場,則售出一枚價值22萬余元的“鴿子蛋”鉆戒。
街道口、中南商圈遇冷
幾年前,坐擁群光廣場、新世界百貨的街道口曾是武漢最大圣誕堵點之一。昨晚,街道口沿線車流量甚至不及周末。
早已習慣“平安夜”一飯難求的顧客,發帖感嘆“坐地鐵來群光竟然有位子坐,吃飯不用排號”。幾公里外的中商百貨,人氣同樣差強人意。
地鐵、電商沖擊江城百貨格局
一場圣誕大考,幾家歡喜幾家愁——地鐵將客流如抽水機般抽向了起點及終點的光谷和江漢路商圈,以及強勢的武廣商圈,而街道口、中南等商圈則成了冷清過路站。
昨夜搭乘地鐵穿梭三鎮,江漢路與光谷的步行街上大部分是學生群體。相比在商場里購物,他們更熱衷看電影、KTV等娛樂性消費,光谷天河影城、巨幕影院、公館KTV、大小餐館等場所人滿為患,“該買的‘雙十一’網上都買了,平安夜出來玩就圖個熱鬧。”大三學生劉思呈說。
專家指出,地鐵和電商正在改變武漢的商業格局。過去,圣誕夜的實體百貨仍是同業競爭,拼的是折扣,但基本有各自商圈的客流,現在不僅要應對地鐵這臺“抽水機”,還要面對天貓等電商夾擊,百貨不差異化轉型幾乎沒有出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