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新晉江 贏取市場主動權
10月12日訊, 這里是“中國品牌之都”、“中國鞋都”——一個縣級市,擁有109個“國字號”品牌、26家上市企業;
這里是當之無愧的海西“排頭兵”——經濟實力連續16年居“福建省十強縣(市)”首位……
但晉江暗自憂慮:土地面積、水資源僅占全省的0.53%、0.4%左右,卻承載了全省4.4%的常住人口,創造了全省9.74%的工業增加值。“如果繼續奉行傳統的發展模式,晉江極為有限的自然資源如何承載”?
今年年初,晉江被列為福建唯一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驗區”,面臨著這場前所未有的“大考”,將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
由“低”升“高”:以技術創新重塑傳統產業
從制鞋作坊到晉江運動鞋業龍頭企業,建立國內首個運動科學實驗室,獲得國內體育用品行業中首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安踏公司不斷書寫傳奇。
這是一個縮影。目前,晉江全市169家制造企業建立研發中心,30多家企業成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起草單位。這一“變局”的背后,是政府那雙有力的推手。
長期以來,晉江眾多企業在國際分工中,處于“U字底”加工環節,品牌附加值小。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讓晉江人意識到,這種發展模式在貿易摩擦加劇、用地和用工成本提升的新環境下將難以為繼。
“只有夕陽技術,沒有夕陽產業。為突破傳統產業低效困局,晉江市近年來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創新,投入資金獎勵與扶持行業、企業創建研發機構,引導企業著眼創新力競爭,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在全球產業鏈中,加快實現從‘晉江制造’向‘晉江創造’跨越。”晉江市科技局局長吳飛躍說。
求新求變,“危”成了潯興拉鏈擴大規模、在向世界第一邁進的“機”——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的3%投入研究開發,使這家最初用手工敲制拉鏈的企業,發展成為年產值超5億元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試點企業,是行業唯一的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專利工作交流站,SBS品牌拉鏈連續三屆蟬聯“中國拉鏈行業標志性品牌”。
高位對接,拓展產學研合作空間,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晉江綠色保健蛋品公司與福建農林大學等研發的“現代化標準化蛋雞養殖”,引進國際最先進、全自動化層疊式蛋雞生產流水線,創建高樓蛋雞養殖模式;福建省晉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等承擔“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即食食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范”,參與國家“十二五”食品產業科技領域發展戰略的研究與制定,為專家組唯一企業成員……
據統計,目前晉江有50多家企業與國內外8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了產學研合作,開發新產品,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成果,大大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由“輕”變“重”:構筑省級裝備制造業基地
泉州市紡織機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晉江“橫空出世”!
佶龍機械、宏基機械分別就任理事長單位、秘書長單位,晉江紡織機械產業在泉州的“江湖地位”由此可見一斑。{page_break}
“世界茄克之都”、“中國鞋都”……當人們還停留在傳統消費品制造基地的印象中時,晉江已悄然向鞋機、紡機等高端裝備制造業進軍,其編織、印染機械產銷量已占全國的60%以上。
晉江充分意識到:雖然已經成功打造了消費品制造基地,但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競爭對手不斷增加,比較優勢不斷遞減。在國家扶持國產機械設備替代進口的利好下,晉江發展裝備制造業,延伸傳統產業鏈,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重要裝備制造業基地正當其時……
“作為戰略性產業,紡織機械工業是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目前泉州區域該產業基礎相對薄弱、技術創新能力較弱等,通過建立聯盟抱團發展、優勢互補,突破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佶龍機械董事長陳聯社說。
對此,吳飛躍表示,市科技局將設立重大科技專項,對聯盟成員申報的技術攻關項目、科技成果推廣項目給予優先支持,并優先支持聯盟成員單位建立行業技術開發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推進紡織機械產業新一輪發展。
加快從成本型制造基地向技術型制造業基地“轉身”,在晉江,不僅與產業配套的鞋機、紡機等蓬勃發展,而且石材、工程等重大裝備也加速崛起——
佶龍機械的“圓網印花機”項目,設計和制造技術達到了國內領先技術水平,獲“改革開放三十年推動中國紡織產業升級重大技術進步獎”,公司被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授予“圓網平網印花技術研發中心”;
作為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草坪機械生產企業,三力機車自主研發了大中小型各款式坐騎式草坪機。公司發動機生產基地已開工,主要生產和研發汽車變速箱齒輪等中高端機電產品,目標是中國最大的汽車變速箱齒輪生產基地……{page_break}
由“弱”轉“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破繭而出
在推進發展方式轉變的進程中,有一筆賬晉江算得明白:2009年晉江實現工業產值1724.48億元,如果僅僅依靠原有傳統產業新增千億產值,至少還需新增工人50萬人,如此晉江不堪重負。
得出的結論是:晉江必須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向水平和質量要效益。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飛機修造、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成為晉江產業發展破題的主攻方向——
鄧祿普太古飛機輪胎項目、勢必銳飛機零部件維修制造項目相繼落地,打造航空零配件制造維修特色產業基地,填補了晉江乃至全省的產業空白;
金保利能源和冠科光電兩項目進駐晉江,從這里走出的將是綠色能源、環保光電等高科技產品,建成后這兩項目及配套企業所形成的產值將超過千億元;
國內首條陶瓷太陽能板生產線在華泰陶瓷公司投產,填補了世界陶瓷太陽能行業和能源產業空白,可替代硅制作太陽能電池板,且成本降低60%左右……
在高新產業走向集群化的同時,晉江努力推進服務業走向高端化——建設美旗物流城、高鐵“陸地港”,發展物流經濟、會展經濟、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等……
恒安、安踏、特步……眾多民企在國內外證券市場成功上市,推動從家族式管理向現代化管理蛻變,加速科技與金融融合——2009年,晉江上市公司“返程投資”1.93億美元,絕大多數用于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
4月23日,晉江市舉行了工商企業界千人大會,發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奮力搶占發展制高點”的總動員令,愛唱“愛拼才會贏”的晉江人,演繹“創新才會贏”的新傳奇……
■采訪手記
“安踏,永不止步”,這句廣告詞如今在世人中耳熟能詳。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通過塑造這一品牌理念,傳播了“將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融入每個人的生活”的企業使命。
從一家制鞋作坊到國內運動鞋龍頭企業,安踏把一雙鞋當成一個科技產品在做,從而注釋自己的不懈追求:建立國內首個運動科學實驗室,獲得國內體育用品行業中首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
推進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產業轉型的不僅僅是安踏。潯興把小拉鏈做成了一個大產業,梅花雨傘為世界各地“遮風擋雨”,而華泰陶瓷把傳統產業和現代技術相嫁接,興建了國內首條陶瓷太陽能板生產線,孕育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經濟綜合實力位列福建縣域之首,晉江如何在新一輪競爭中搶占制高點、營造新優勢?
“自古華山一條路”,晉江提出,依靠“科技創新”這部引擎,推動企業不斷創新、不斷誕生核心技術,不斷實現自我超越,打破國際產業分工布局,贏得市場主動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