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資金進進出出 別鼓吹圈錢市
股市剛剛有點起色,7月5日,市場上即傳來了中央匯金副董事長李劍閣那并不動聽的聲音:要恢復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李劍閣表示,股市的首要功能還是融資,資本市場如果一味地為了維護股價,放慢新股發行節奏,那股市就變得只有交易功能,沒有融資功能。相信證監會領導班子在對資本市場完成一系列整治之后,第一大任務就是要恢復股市的融資功能。只有這樣,資本市場才能真正和實體經濟銜接起來。否則都是炒作資金進進出出,和實體經濟沒有什么關系。所以,懇請李劍閣先生別再鼓吹圈錢市了。不對投資者負責,也不對中國股市負責,就對李劍閣先生自己負責,行不?
又一次聽到李劍閣鼓吹新股發行的聲音,我覺得“很親切”。因為就李劍閣先生來說,曾經是我們投資者親愛的證監會副主席。而對IPO,對融資功能的鼓吹,是李劍閣先生一生的事業。在本人并不強健的記憶里,就多次聽到過李劍閣先生為IPO,為融資功能鼓吹的聲音。比如,在2010年的“兩會”上,時任中金公司董事長的李劍閣在向“兩會”提交的提案中表示:應該加快進程,推動國際板早日推出,為抑制股市泡沫、釋放流動性過多的壓力創造條件。
又如,2013年4月6日,當時作為中金公司董事長的李劍閣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時表示,境外成熟的市場并不懼怕IPO,恐懼IPO是A股市場不成熟的表現。李劍閣認為,對于放開IPO應該把它看得積極一點,市場上可以增加更多的績優股、藍籌股。李劍閣表示,國際上沒有任何一個市場因為新股發行導致市場劇烈波動,“香港市場從來都沒有說過停止IPO,企業會掌握上市的節奏,什么時候發行,什么時候不發”。
所以,對于這一次,李劍閣再次為新股發行鼓勁,我絲毫都不感到意外,甚至很親切,讓我回想起過去有關李劍閣言論的點點滴滴。并且,由于我之前已經在多篇文章里提到了李劍閣先生的大名了,所以再次提及李劍閣先生大名的時候,倒有一種“老朋友”的感覺,這也是我覺得李劍閣先生聲音很親切的又一原因。也正是基于“老朋友”的緣故,所以我想善意地提醒一聲,別再鼓吹圈錢市了。正所謂“言多必失”,李劍閣先生鼓吹的次數越多,就越發突出自己的外行,而作為曾經的證監會副主席,目前的中央匯金副董事長,“外行”是一個多么令人不恥的標簽。
首先,在目前的市況下,鼓吹圈錢市,鼓吹股市的融資功能,是多么的不合時宜。作為中央匯金的副董事長,李劍閣先生的講話,是如此的不注意市場環境?畢竟目前的股市處于股災過后的恢復期,而且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持倉投資者人均虧損16.68萬元。另有數據顯示,在股災發生以來的一周年里,A股持倉投資者的人均損失更是達到了46.65萬元。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李劍閣先生居然表示不應該為了維護股價而放慢新股發行節奏。在這里本人不禁要問,李劍閣先生這是置投資者的利益于何地了?面對股市一年前的救市,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也表示要注意防范系統性的金融風險,難道李劍閣先生就不怕出現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其次,李劍閣先生所言的“恢復股市的融資功能”的提法明顯是錯誤的,與股市的實際情況并不相符。因為目前股市的融資功能并沒有停止,甚至還非常旺盛。就IPO來說,由于考慮到市場低迷的原因,證監會放慢了新股發行節奏。這也導致了今年上半年IPO融資額度的下降。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完成63宗IPO交易,籌資317億元,而上年同期則是187宗交易、籌集1462億元,即兩項指標分別下降66%和78%。但就再融資來說,尤其是定向增發來說,卻仍然還是在進行巨額融資。根據投中研究院統計顯示,2016年上半年共有328家A股上市公司實施了定向增發方案,融資金額總計8219.68億元,與2015年同期的2856.8億元相比增加187.72%。面對如此巨額的定增金額,我們能說A股市場的融資功能停止了嗎?難道再融資不是融資功能的組成部分?
此外,對于當下的中國股市來說,第一任務并非是要“恢復股市的融資功能”,也不是要加快新股發行,而是要將新股發行,將市場的融資功能置于嚴刑峻法的監管之下。李劍閣不是說境外成熟的市場并不懼怕IPO嗎?那是因為境外成熟的市場有嚴刑峻法護航,所以企業自己會掌握上市的節奏。但A股市場則不同,A股市場本身就不是成熟的市場,更沒有嚴刑峻法,企業上市就意味著圈錢,不僅企業圈錢,而且大股東及董監高們都可以圈錢,所以在任何時候,企業上市的沖動都是強烈的,這就是證監會要調控新股發行節奏的原因。難道這種最基本的國情,曾經是證監會副主席的李劍閣先生居然也不懂了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