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稅有望取消 改善價值投資氛圍
最近半年,中國股市可謂“牛氣沖天”。據數據統計,以上證指數為例,自2014年7月初以來,指數累計最大漲幅已經達到55%,該漲幅已經超過全球大部分主要市場的同期上漲幅度。在本輪上漲行情中,金融板塊表現相當搶眼。其中,券商板塊自啟動以來累計漲幅已經超過200%;保險板塊累計漲幅也高達100%。至于占比權數龐大的銀行板塊,也出現了55%以上的最大漲幅。
事實上,此輪突如其來的藍籌股行情,早在郭樹清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期間也有所暗示。
在郭樹清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期間,多次強調了現金分紅等政策,并多次肯定了藍籌股的投資價值。與此同時,他也在多個重要場合上鼓勵股民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做中國的巴菲特。
時隔不足兩年,近期股市飆漲,藍籌騰飛也印證了當時郭樹清的觀點。然而,在這一輪藍籌股行情中,真正能夠賺到錢的股民并不在多數。顯然,因多年來價值投資的理念在國內證券市場中遭到了扭曲性的發展,而前期尚處于長期底部區域的藍籌股,也未能成為多數股民關注的對象。
談及價值投資,我們不得不聯想起現金分紅政策。一般而言,一國證券市場的現金分紅比例越高,則其越容易反映出市場的核心價值。
不可否認,近年來中國股市的現金分紅比例確實呈現出逐年提升的態勢。
根據數據統計,2010-2013年間,境內實施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家數占比分別為50%、58%、68%以及75%。而從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行業平均股息率的變化情況來看,金融、電力、采礦等重點行業的整體股息率明顯偏高。其中,金融及電力板塊的平均股息率多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觀察本輪行情的主要上漲品種,其中,以金融、電力為主的權重板塊表現相對突出。而它們都具備了高股息率、低市盈率等共同特征。顯然,本輪藍籌股行情從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管理層的思路。
高股息率,本來屬于一種優勢。然而,在國內證券市場,因紅利稅的征收額度相對偏高,結合藍籌股的核心價值長期遭到市場的冷待。因此,高股息率的優勢并未受到市場的青睞。更有甚者,陷入了“高股息率高稅負”的尷尬。
2005年,我國開始對股票紅利稅實行減半征收,調整后的稅負為10%。到了2013年1月1日,出于鼓勵投資者長期投資及價值投資的目的,我國開始實行差別化的紅利稅政策。
按照具體的政策規定,持股超過1年的,稅負減至5%;持股在1個月至1年的,稅負保持為10%,即與原有水平保持不變。不過,對于持股時間在1個月以內的,則需要把稅負提高至20%,即為原有水平的一倍。
實際上,我國差別化紅利稅的征收存在稅負“明減暗增”的問題。其中,對短期頻繁操作的投資者而言,確實增加了一定的成本負擔。
縱觀全球成熟的股票市場,其紅利稅的征收模式各有不同。其中,以香港股票市場為例,其早在2011年前已經取消了紅利稅的征收。但是,對于赴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則需要征收10%的紅利稅,屬于代扣性質。以美國股票市場為例,美國股票市場對紅利稅采取了差別化征收的原則,而其征收模式多給予價值投資者更多的稅收優惠。差別化紅利稅的征收,其本意在于鼓勵市場的價值投資,推動市場的健康發展。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卻存在著稅收“明減暗增”的問題。
對此,筆者認為,長期以來,我國基本是對上市公司的稅后利潤進行紅利稅征收,由此存在著重復征收的問題。除此以外,繳納紅利稅的納稅人基本屬于個人投資者。但是,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卻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免征的優惠,此舉給普通投資者帶來了一定的不公。雖說美國等部分成熟證券市場對投資者同樣采取差別化的紅利稅征收模式,但是,因當地市場具備了成熟穩健的市場制度體系,由此也為價值投資者帶來了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率。顯然,這是其征收紅利稅的重要基礎。相反,在國內證券市場,因相關制度體系建設仍然存在著諸多的漏洞,同時市場無法給予價值投資者長期的穩健回報。因此,在當下管理層鼓勵價值投資的大背景下,征收紅利稅確實影響到價值投資者的參與熱情。
因此,筆者認為,目前我國證券市場并不具備征收紅利稅的市場基礎,未來應該逐步取消紅利稅的征收政策。由此一來,不僅給市場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同時還能夠從一定程度上促進市場價值投資的氛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