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二八”行情來襲 又進入賺指數不賺錢階段?
近一段時期,A股市場的表現出現了嚴重的分化。其中,上證指數一舉突破2400點整數關口,并創下20個月新高。與此同時,作為前期表現強勁的創業板指數卻呈現出疲軟的走勢,并有構筑階段頭部的意味。
從近期的盤面走勢分析,以銀行、券商、保險為代表的金融板塊表現突出,成為市場沖關的重要保證。然而,隨著“二八”行情的來襲,投資者卻到了賺了指數賺不了錢的時代。
從政策面分析,滬港通及年底即將落實的注冊制度改革對市場的炒作風格轉換形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原本在10月27日開通的滬港通,卻因各種原因而被迫延遲。然而,就在本周,滬港通“通車”的消息卻再度傳出。據相關人士表示,滬港通準備工作已到了最后階段,在近日或將進行新一輪的滬港通系統測試。顯然,此舉也意味著滬港通的推出工作又步入了“正軌”。
滬港通的“通車”將會對不同的板塊帶來不同的影響。其中,以券商為代表的熱點權重板塊無疑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此外,對于部分藍籌股及具有持續性成長能力的股票而言,滬港通的“通車”將會為其帶來積極 性的影響。 不過,對于業績下降明顯、虧損及ST類的上市公司,滬港通的“通車”卻為這類品種帶來致命性的打擊。因此,在隨后的時間內,這類上市公司或將繼續成為市場拋售的重要對象。
從資金推動的效果分析,當市場指數臨近重要性的區域時,大資金往往需要持續性地拉動熱點權重板塊才能達到刺激人氣的效果。所以,只有在市場投資信心大幅提升、市場盈利效應持續顯現的時候,才會持續推高市場做多的熱情。
顯然,對于中小市值品種而言,因其對市場的占比權數偏低,基本無法起到大幅吸引市場人氣的目的。至此,當指數臨近重要的區域時,拉動中小市值品種來推高市場人氣的效果并不明顯,這也是近期大市值品種持續走強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根據經驗來看,指數自低點上漲至20%左右的區域時,將會是中長期資金布局的重要時點。如今,大盤自底部上漲至今,累計漲幅已達到20%,也符合了中長期資金布局的邏輯。對此,作為中長期布局的大資金而言,其或更傾向于穩健且具備持續成長能力的藍籌股,至于前期遭遇熱炒的中小市值品種,也很難成為這類資金中長期布局的對象。
就目前市場走勢來看,A股市場正逐步走出中長期底部,且運行重心在不斷抬高,因此,對放眼于中長期的投資者來說,此時的市場確實具備一定的投資吸引力。但是,如何能夠避免“賺了指數卻賺不了錢”的困局,卻非常考驗投資者的選股功底。
筆者認為,隨著熱點權重板塊的逐步激活,未來仍將成為大資金大機構重點關注的對象,投資者可以從中篩選部分具備持續成長能力的上市公司進行中長期布局。至于中小市值品種,投資者也需要謹慎對待,尤其是部分缺乏基本面支撐,卻遭遇爆炒的中小市值股票,應該果斷回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