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外貿 千億產品出口世界各地

千億產品出口世界各地
20年來,柯橋積極融入長三角地區發展建設,深入推進外貿強區建設,不斷優化外貿結構,促進品質升級,同時圍繞市場采購和跨境電商兩大國家級試點,努力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
這些年,柯橋區積極引導企業“走出去”,通過“絲路柯橋·布滿全球”行動,圍繞東、西兩條路線,組織企業抱團出海,開拓市場、搶抓更多國際訂單。
從“白手起家”到“布滿全球”
2003年,剛從大學計算機方向畢業的唐華良不曾想到,20年后,他成了一家年銷售額9000萬美元的紡織外貿公司掌舵者。如今,他創辦的紹興柯橋實在紡織有限公司產品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區外貿出口企業中排名前十。
柯橋坐擁中國輕紡城得天獨厚的產業優勢,唐華良和許多柯橋本地人一樣,大學畢業后一頭扎進了紡織業,從最基礎的跟單起步,后來又當業務員。直到2010年,唐華良租了一間120平方米的辦公室,做起了外貿。
“以前市場里的門市部靠的是坐等客戶上門,但我喜歡主動出擊,因此選擇了外貿。”唐華良說,隨后幾年,他帶領公司迅速崛起,辦公面積不斷擴大,從最初的120平方米升級到220平方米、560平方米、1500平方米、6000平方米,今年公司又搬入新大樓,外貿辦公面積擴大到8000平方米。
萬事開頭難,唐華良的第一筆大訂單來自一位上海的外貿客戶。在紡織業,柯橋與上海的經貿互動十分頻繁。“他是我最初服務的客戶,之前一直做梭織產品。”唐華良創業后主動聯系這位客戶,向他推薦針織產品,沒想到幾次試樣后就打開了秘魯市場,這款人棉針織汗布也成為了公司第一款熱銷產品。如今,這樣的拳頭產品公司擁有二三十款。
“要么不做,做了就要做好。”有了優越的大環境滋養,唐華良一心修煉內功,優化公司管理,用心打磨產品。計算機專業出身的他創業之初就在公司推廣ERP系統,后來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開拓海外客戶。2018年起,他又著手入股、收購印染企業,將核心環節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眼下的紡織行業正面臨巨大挑戰,唐華良卻不改初心,始終保持著極大的熱情,每周一三五去印染企業辦公,二四六到貿易公司工作,“貿易+工廠”雙向發力,力爭將柯橋面料賣向全球各地。“在中國,傳統產業不是低端產業,柯橋紡織產業更不是向外轉移的低端產業,柯橋現在正全力打造‘國際紡都’,我更希望柯橋能成為‘百年紡都’。”這是唐華良的心愿,也是一代代柯橋紡織人奮斗終生的光榮與夢想。
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每一個人都是時代的縮影。唐華良從大學畢業到白手起家投身紡織,帶領公司將產品賣向全球的故事正是在“八八戰略”指引下,柯橋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實踐。
20年來,柯橋積極融入長三角地區發展建設,深入推進外貿強區建設,不斷優化外貿結構,促進品質升級,同時圍繞市場采購和跨境電商兩大國家級試點,努力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
一組數據可以窺見20年來柯橋外貿的高歌猛進:按美元口徑,2003年,原紹興縣出口23.67億美元,出口國家和地區164個,出口實績企業531家;2013年,柯橋區出口108.5億美元,出口國家和地區186個,出口實績企業3835家;2022年,柯橋區出口200.61億美元,出口國家和地區206個,出口實績企業5268家;按人民幣口徑,2022年,柯橋區出口1338.91億元,在全省千億級地市區中排名第四,增速23%。
這些年,柯橋區積極引導企業“走出去”,通過“絲路柯橋·布滿全球”行動,圍繞東、西兩條路線,西面向歐美高端市場,東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組織企業抱團出海,開拓市場、搶抓更多國際訂單。
展會一直是柯橋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平臺。從立足本土、創辦20余年的柯橋紡博會,到2017年首次在緬甸仰光舉辦紡織展會,到今年柯橋紡博會首次走進韓國舉辦海外展……再到數不勝數的抱團參展,柯橋企業對外開放的腳步永不停歇。
常態化運行中歐班列“柯橋號”、成為世界布商大會永久承辦地、打造全省首個外貿共享客廳、聘請外籍調解員以外調外……這些年,柯橋區不斷完善相關配套,積極打造物流網絡,持續提升服務效能。
在不斷對外開放中強動力、增活力。今年,隨著全省“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的深入推進,柯橋的對外開放之路將迎來新機遇,我們可以期待,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多元創新、昂揚向上的“國際紡都”將亮相于世界舞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