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北京召開
10月20日,初冬暖陽,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協會成立20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由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主辦,北京邦維高科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天鼎豐控股有限公司協辦,得到了毛紡集團·北京京蘭非織造布有限公司、北京大源非織造股份有限公司、賽得利集團的支持。
出席會議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領導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原會長杜鈺洲,原會長王天凱,黨委副書記陳偉康,紀委書記王久新,紀委副書記、人力資源部主任孫曉音,辦公室主任段紅,市場部主任、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梁鵬程,紡織科技發展中心原主任張慧琴,科技發展部副主任張傳雄,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尹耐東。
來自中國工程院和國家部委的領導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處長王曉燕。
會議主辦方領導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李桂梅。
與會領導還有原紡織工業部科技司司長華用士,原理事長朱民儒。此外,來自軍隊系統、上下游協會、地方政府和產業集群領導,以及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全產業鏈的近500位業內人士參會。
高勇在致辭時表示,今年是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成立20周年。20年來,尤其是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堅持黨建引領、守正創新,勇于開拓進取、擔當作為,始終活躍在中國紡織工業最前沿,為紡織強國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行業自身也在實踐中逐步發展壯大, 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用紡織品生產、消費和出口國。2001年到2020年,產業用紡織品的纖維加工量從190多萬噸增長到1900多萬噸,增長超過10倍,占全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的比重超過33%,已經位居紡織行業服裝、產業用、家用三大終端應用領域的第二位。
20年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行業同仁積極推進產業用紡織品在國計民生中廣泛應用,無論是保護人民健康,還是應對自然災害,無論是在環境污染治理,還是應用于國防軍工和航空航天,無論是支撐國家重點工程,還是應用于基礎設施等建設中,產業用紡織品都成為重要的戰略支撐。
在引導推動、服務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第四屆理事會期間,產業用協會不斷通過加強黨建工作來引領協會建設和行業高質量發展,在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維護行業利益、促進產業鏈融合、拓展應用市場、以及提升服務能力等等方面,都做了許多非常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組織行業抗擊疫情作出了突出貢獻,建黨一百周年時協會黨支部得到了黨中央的表彰。本次大會選舉產生的新一屆理事會和監事會,也要帶動全行業鼓足干勁,團結奮進,共同開創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的新局面。
高勇表示,在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正在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之際,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要立足我國現代化發展新目標和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以“十四五”為新起點,適應新形勢,謀求新突破,跨入新征程,實現新發展,推動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成為全球紡織科技創新引領者。
夏農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人民正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在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懷和大力支持下,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蓬勃發展。他高度肯定了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成立以來對于行業發展起到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夏農提出,當前,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新的更大機遇。但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國際秩序演變深刻復雜,特別是近期國際大宗原材料商品價格上漲、國際海運費用仍然高位運行等,也給行業發展帶來了不少困難和挑戰。新征程上,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發揮好行業協會作用。他對中產協新一屆理事會及其領導班子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要進一步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二是要進一步錘煉服務行業發展的內功,三是要進一步當好服務社會的先鋒模范。夏農表示,中產協要繼續發揮好自身優勢,擔當實干、砥礪前行、助力解決行業發展面臨的現實瓶頸問題,努力為推動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曹學軍在致辭中表示,“十三五”期間,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致力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立足服務國家重大工程拓展市場應用,產業規模效益持續增長,產業集群和重點企業發展勢頭良好,近百家企業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成為紡織工業主要經濟增長點。“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期,行業發展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創新驅動發展實力,推動行業高端化、品質化、綠色化、服務化升級,圍繞滿足消費升級和國家重大戰略,加強應用拓展及工程化服務,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推動形成供需互促,產銷共贏的產業新生態,增強產業鏈競爭新優勢,為紡織行業和相關行業發展作出新貢獻。
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曹學軍提出,“十四五”期間,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關注的重點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強化科技創新,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鼓勵企業加強非織造布領域的技術研發和推廣,提高產品附加值;支持產業鏈龍頭企業組織上中下游企業協同,加強校企合作,打造新型創新平臺,提升產業鏈穩定性和質量效率,加大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二是拓展應用市場,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要進一步開拓市場應用深度廣度,加大面向體育休閑、醫療大健康、安全防護、海洋工程、國防航天等領域應用開發,加強產需對接,提升產品智能、功能水平,加強質量安全應用評價,提升全產業鏈服務能力。三是倡導綠色循環,行業發展要全面準確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意識,制定行業節能減碳行動方案,開發應用更多環境友好技術產品,提高平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循環水平。
會上,李桂梅作《凝心聚力,繼往開來,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產業用紡織品強國新勝利》中產協第四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圍繞高標準黨建促高質量發展、過去五年行業發展取得的成就、過去五年協會工作開展的情況、不足與展望等四方面介紹了第四屆理事會的主要工作與成就。
李桂梅表示,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第四屆理事會2016年5月成立迄今五年期間,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通過不斷強化協會黨建,積極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和協會高標準建設。協會黨支部2021年被中共中央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多次被中國紡聯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協會2020年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多次被中國紡聯評為“先進單位”。
過去5年,行業發展取得諸多成就。一是行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提質增效成果顯著:產業規模效益持續增長、產業集群發展勢頭良好、國際競爭優勢日趨明顯、重點企業迅速成長。二是主動服務國家大局,行業影響力顯著提升,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行業緊急復工復產,大量生產口罩、防護服以及主要原輔料,確保產品質量和價格穩定,為打贏疫情防控戰作出重要貢獻。三是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構筑穩固產業基礎:重大科技專項促進行業基礎研究、行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行業標準體系更加完善。四是重點領域快速發展,市場廣度深度并進:過去5年,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行業年平均增速達26.5%;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行業年平均增速達7.9%;土工與建筑用紡織品行業年平均增速達6.9%;安全與防護用紡織品行業年平均增速達5.3%;航空航天和國防軍工用紡織品行業年平均增速達12%;非織造布行業年平均增速達到13.19%。
過去五年,中產協積極開展協會工作。一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對行業發展的各項方針政策,充分發揮協會在政府、企業、市場間橋梁紐帶作用;二是全面細化、強化、優化會員服務內容,不斷提高協會深度服務能力;三是深入開展國內外各種行業交流與合作,不斷推動產業鏈融合縱深拓展;四是積極推進脫鉤改革和協會自身建設,不斷探索協會內部治理方法機制。
李桂梅也表示,五年來,中產協在推動自身高標準建設,行業服務創新上臺階的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在廣泛和深化經濟運行分析、國家產業用紡織品標準化委員會組建,以及國際化視野下的協會品牌活動打造等重大事項和問題上扔需要突破與解決,仍與愿望存在較大的反差。未來,行業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科技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國民經濟各領域需求為重點,加快產業用紡織品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升級。
會議審議并通過第四屆理事會工作報告、財務報告,評議了秘書處工作;介紹了第五屆理事會籌備工作情況;審議并通過協會新章程;審議并通過《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辦法》、《總監票人、監票人和計票人名單》;推薦駐會負責人、監事長人選;介紹候選人產生原則、條件、辦法及候選名額名單等項目;選舉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負責人及監事會監事,通過了會費管理辦法。
今年是中產協成立第20個年頭。會議同期舉辦了“砥礪奮進20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成立20周年紀念活動:發布了《正風華,再出發》20周年紀念冊,以及《大國之產業用紡織品》20周年紀念專題視頻。
會上,中產協隆重發布了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功勛人物,授予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姚穆、俞建勇為行業功勛人物。孫晉良感言獲功勛人物至感榮幸。他講到,從1974年開始接觸復合材料,至今摸爬滾打了近50年,非常幸運能擁有將個人理想與國家需求、行業進步相結合的發展機會。作為一名從業近50年的科技工作者,他親歷了我國碳/碳復合材料從艱難起步到蓬勃發展的歷程,也見證了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從“蹣跚學步”到“茁壯成長”,再到“展翅高飛”的過程。現在,碳/碳復合材料從原材料、設備、控制系統到產品,全部國產化,實現了真正的“中國制造”。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也實現了跟跑、并跑到部分領跑的轉變。值此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成立20周年,孫晉良希望中產協持續不斷地推動行業的基礎研究、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應用拓展等方面再上新臺階,續寫更絢爛的新時代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詩篇。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卓越貢獻人物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領軍企業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科技創新企業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高質量發展企業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優秀供應商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優秀公共服務平臺
在行業“十三五”榮譽時刻,中產協發布了“十三五”卓越貢獻人物、領軍企業、科技創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企業、優秀供應商、優秀公共服務平臺。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產品研發基地、產業示范基地授牌名單
2021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企業信用評價結果
會上還發布了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產品研發基地、產業示范基地授牌名單,以及2021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企業信用評價結果。
經過大會選舉,丁軍民等304人當選為理事,于雅靜等51人為常務理事,丁軍民等33人為特邀常務理事。李桂梅當選為第五屆理事會會長,祝秀森、段守江、季建兵當選為駐會副會長,李昱昊為總工程師;祝秀森兼任秘書長。丁軍民等22人當選為第五屆理事會資深副會長;馬信明等24人當選為副會長;呂宏斌等11人為特邀副會長。
會上,中產協首次成立第一屆監事會,李陵申當選監事長,通用技術高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小雄和劉玉軍為監事。成立了第五屆理事會專家委員會,審議通過成立靜電紡纖維材料專業委員會議案,并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發出倡議。
新一屆理事會會長李桂梅在履新發言中表示,非常榮幸當選產業用協會新一任會長,感謝組織的信任和培養!李桂梅介紹,協會自成立之日起,就樹立了推動行業發展、精準服務會員、助推社會進步的初心和使命。“廣業與崇德并重,服務與聚人兼顧”,20年來,在朱民儒會長和李陵申會長的帶領下,踐行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驕人成績。如今,接力棒傳到新一屆理事會手中,事業任重道遠,責任重于泰山。
李桂梅表示,推動行業發展是新一屆理事會最大的責任。四屆理事會期間,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在產業基礎,產業規模,科技創新,標準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行業的國內外影響力愈加顯著,為今后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的攻關期、決勝期。中產協將以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高效率的發展為目標,以服務國家戰略和人們健康美好生活需求為愿景,加快拓展行業發展的新方式、新結構、新動能,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新時代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健康、有序、全面、可持續發展。
李桂梅說,新一屆理事會任期的五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協會將勇擔使命,響應召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國資委、中國紡聯的領導下,在發改委、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等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在行業老領導、老專家、老同志的關心下,在全產業鏈相關行業、社會各界和兄弟協會的熱心幫助下,與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會員單位一起,堅持傳承與發展,匯集全行業智慧和力量,為推進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恪盡職守、臻于至善,不辜負大家的信任和期望。
李陵申作大會總結發言。他首先對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選舉產生的新一屆理事會及負責人表示祝賀,這標志著這中產協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換屆對一個行業而言是一個時間節點上的守正創新,也為提升行業治理能力和管理團隊疊代升級創造條件。今天新當選的駐會管理團隊是由中產協多年來自己培養出來的優秀代表組成,是完全值得信任,值得期待的團隊。
在新老交替和中產協成立20周年之際,李陵申用“榮幸”、“感恩”“感激”“感動”“遺憾”“希望”“承諾”“期待”八個關鍵詞發表了內心的敬意與感言。“我們處在大變革、大挑戰的時代,要真正實現世界產業用紡織品強國戰略目標,需要我們全體同仁涵養家國情懷,擇一事、終一生。知重負重,善于干事、敢于擔事,做到興業有為是上級領導和行業賦予我們的責任,是歷史呼喚擔當。雖時光不可復制,但故事卻將牽絆留存,雖算不上光芒萬丈,但卻是溫暖長存。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聽黨話、跟黨走,我們矢志不渝,我們追夢不止。”李陵申說道。
獲獎名單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功勛人物
1. 孫晉良 中國工程院院士
2. 姚 穆 中國工程院院士
3. 俞建勇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卓越貢獻人物
(按姓氏筆畫排序)
1. 丁軍民 浙江三鼎織造有限公司總裁
2. 于木村 中共阜寧縣委常委、江蘇阜寧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3. 王旭光 北京邦維高科特種紡織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4. 鄧偉雄 廣東必得福醫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5. 劉 強 陜西元豐紡織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
6. 劉瑞彪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
7. 嚴華榮 浙江金三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8. 李建全 穩健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9. 谷源明 大連瑞光非織造布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0. 沈 明 魯普耐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1. 張 蕓 杭州路先非織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12. 陳立東 浙江朝隆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13. 范立元 江蘇迎陽無紡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
14. 姚明華 上海申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5. 聶松林 天鼎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16. 夏前軍 南京際華3521特種裝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17. 崔淵文 江蘇藍天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8. 梁訓美 山東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 曾世軍 大連華陽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 冀 新 青島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領軍企業
(按拼音排序)
1. 北京邦維高科特種紡織品有限責任公司
2. 貝里國際集團
3. 常州市宏發縱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大連瑞光非織造布集團有限公司
5. 廣東必得福醫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 福建恒安集團有限公司
7. 杭州諾邦無紡股份有限公司
8. 恒天嘉華非織造有限公司
9. 俊富非織造材料有限公司
10. 曠達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
11. 魯普耐特集團有限公司
12. 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13. 南京際華三五二一特種裝備有限公司
14. 山東立昌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15. 山東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6. 山東星宇手套有限公司
17. 上海華峰超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8. 上海申達股份有限公司
19. 四川環龍技術織物有限公司
20. 天鼎豐控股有限公司
21. 維柏思特襯布(南通)有限公司
22. 穩健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23. 浙江金三發集團有限公司
24. 浙江三鼎織造有限公司
25. 浙江嚴牌過濾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科技創新企業
(按拼音排序)
1. 北京邦維高科特種紡織品有限責任公司
2. 常州市宏發縱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成都海蓉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
4. 大連華陽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 海斯摩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6. 杭州路先非織造股份有限公司
7. 浩珂科技有限公司
8. 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9. 湖南鑫海股份有限公司
10. 江蘇東方濾袋股份有限公司
11. 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12. 青島海麗雅集團有限公司
13. 天津泰達潔凈材料有限公司
14. 長春博超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15. 浙江四兄繩業有限公司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高質量發展企業
(按拼音排序)
1. 安徽華辰造紙網股份有限公司
2. 安徽金春無紡布股份有限公司
3. 安徽元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奧美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5. 北京京蘭非織造布有限公司
6. 北京大源非織造股份有限公司
7. 福建福能南紡衛生材料有限公司
8. 國橋實業(深圳)有限公司
9. 滬江線業有限公司
10. 華昊無紡布有限公司
11. 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
12. 江門市新會區工業用布廠有限公司
13. 江蘇佰家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4. 江蘇恒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15. 江蘇華躍紡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 江蘇藍天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7. 江蘇盛紡納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 江陰金鳳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
19. 晉江市興泰無紡制品有限公司
20. 臨沂市奧博紡織制線有限公司
21. 南通衣依襯布有限公司
22. 山東恒泰紡織有限公司
23. 山東晶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4. 山東恒鵬衛生用品有限公司
25. 山東省永信非織造材料有限公司
26. 山東泰鵬環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7. 山東如悅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28. 陜西元豐紡織技術研究有限公司
29. 思邁(青島)防護科技有限公司
30. 濰坊駝王實業有限公司
31. 仙桃新發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32. 新疆京和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33. 宜禾股份有限公司
34. 永安市寶華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35. 浙江澳亞織造股份有限公司
36. 浙江華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7. 浙江藍天海紡織服飾科技有限公司
38. 浙江王金非織造布有限公司
39. 浙江星益達增強材料有限公司
40. 浙江云中馬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優秀供應商
(按拼音排序)
1. 安德里茨(中國)有限公司
2. 北京量子金舟無紡技術有限公司
3. 博路威機械江蘇有限公司
4. 常熟市飛龍無紡機械有限公司
5. 常熟市振泰無紡機械有限公司
6. 常州市武進廣宇花輥機械有限公司
7. 傳化智聯股份有限公司
8. 大連華綸無紡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9. 光山白鯊針布有限公司
10. 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
11. 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12. 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
13. 江蘇江南高纖股份有限公司
14. 江蘇鏘尼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5. 江蘇迎陽無紡機械有限公司
16. 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
17. 昆山同日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
18. 蘭精纖維(上海)有限公司
19. 青島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20. 賽得利集團
21. 上海金由氟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2. 臺州宇星制針有限公司
23. 唐山三友集團興達化纖有限公司
24. 徐州恒輝編織機械有限公司
25. 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6. 宜興市鴻錦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27. 浙江朝隆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28. 浙江古纖道綠色纖維有限公司
29. 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0. 中紡標檢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
31. 中國石化化工銷售有限公司
32. 中維化纖股份有限公司
33. 鹽城瑞澤色母粒有限公司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優秀公共服務平臺
(排名不分先后)
1. 中國環保濾料名鎮——江蘇省阜寧縣阜城街道
2. 中國非織造布產業名城——湖北省仙桃市
3. 中國過濾布名城——浙江省天臺縣
4.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測試中心(廣東)——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
5. 中國先進醫衛用非織造產業示范基地——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
6. 中國婦嬰衛生用紡織品示范基地——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
7. 中國安全與防護用紡織品研發檢測基地——陜西元豐紡織技術研究有限公司
8. 中國繩網研發基地——魯普耐特集團有限公司
9. 中國土工建筑用非織造材料研發基地——天鼎豐控股有限公司
10. 中國聚酯紡粘技術裝備及產品研發基地——大連華陽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產品研發基地、產業示范基地授牌名單
1. 中國聚乙烯醇(PVA)紡織品研發基地——永安市寶華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2. 中國磨料磨具砂帶基布研發基地——江蘇華躍紡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國紡熔非織造裝備工程研發基地——浙江朝隆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4. 中國聚酯紡粘技術裝備及產品研發基地——大連華陽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 中國繩網研發基地 魯普耐特集團有限公司
6. 中國高溫過濾用紡織品研發基地(江蘇)——江蘇藍天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7. 中國雙組分紡粘超纖非織造布生產技術與裝備研發基地——大連華綸無紡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8. 中國衛生用彈性非織造布及膜材料研發基地——山東恒鵬衛生用品有限公司
9. 中國土工用非織造材料研發基地——濰坊駝王實業有限公司
10. 中國高性能網索具研發基地——湖南鑫海股份有限公司
11. 中國縫包線研發基地——臨沂市奧博紡織制線有限公司
12. 中國產業用絨布研發基地——山東恒泰紡織有限公司
13. 中國非織造材料產業集聚示范基地——浙江省溫州市龍港市
2021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企業信用評價結果
(同等級按企業名稱拼音字母排序)
1. 北京量子金舟無紡技術有限公司 AAA
2. 大連華陽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AA
3. 廣東必得福醫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AA
4. 湖北欣柔衛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AAA
5. 湖南永霏特種防護用品有限公司 AAA
6. 江蘇金呢工程織物股份有限公司 AAA
7. 晉江市興泰無紡制品有限公司 AAA
8. 山東德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AA
9. 山東領潮新材料有限公司 AAA
10. 山東星宇手套有限公司 AAA
11. 四川環龍技術織物有限公司 AAA
12. 天鼎豐控股有限公司 AAA
13. 天津泰達潔凈材料有限公司 AAA
14. 濰坊駝王實業有限公司 AAA
15. 宜興市鴻錦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AAA
16. 安徽華燁特種材料有限公司 AA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