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白鯊針布:造精品針布,做梳理專家
經營企業是一門藝術,而這門藝術會因不同的掌舵者而走上不同的道路。光山白鯊針布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永鋼,這個企業管理舞臺上的舞者,其在企業經營上的創新就為白鯊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帶領白鯊逐漸成為世界知名的專業梳理解決方案專家。
科技創新 塑造百年針布品牌
白鯊針布創建于1962 年,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企業一直扎根于紡織器材領域,矢志進行纖維梳理技術的研究和梳理器材的研發制造,如今已經發展成為集纖維梳理專件器材研發、制造、銷售、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國際化企業。
談到當前企業取得的成就,張永鋼回憶說,自20 世紀80 年代,公司開始響應國家倡導的“替代進口,節約外匯”的號召,通過不斷的自主研發、科技創新,成功研制出金屬自鎖針布,邁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成為當時國內針布行業的一大亮點。此后,隨著世界紡織產業格局調整,紡織業的中心開始向中國轉移,給光山白鯊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也帶給公司一個能放眼世界的平臺,白鯊針布從此跨入世界梳理針布的高端領域。
56 年來,白鯊緊跟紡織業發展,以科技創新為不竭動力,致力于新品、高端產品開發,不斷充實白鯊的產品基礎。特別是在1995 年完成產權制度改革后,公司的產品開發可以說“芝麻開花節節高”。繼1992 年成功開發國內首創、打破國外品牌技術壟斷的“V、E、D 型自鎖針布”后,1996 年,公司成功生產出特大型自鎖式齒條,完成B272A 精紡梳毛機整套自鎖針布配置,為公司的快速發展夯實了基礎。
隨著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行業在國內的興起,光山白鯊自2001 年率先將產業用紡織品專用針布從毛紡針布系列中分離,開發非織造布專用針布,并形成完整配套的產品體系,成為國內行業中非織造布針布研發制造的領軍企業。
2006 年,公司又率先在行業內開展“針布應用對纖維梳理中的保護”課題的研究,解決傳統工藝生產的針布齒體毛刺對纖維造成切割損傷等問題,2009 年創造性地推出“大白鯊”錐齒處理技術,開創了行業內纖維保護先河。就此,“大白鯊”品牌產品迅速擢升公司在高端領域的市場份額。
2016 年8 月,公司具有自主創新性、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境泉”表面強化處理技術通過國家科技成果鑒定,成為白鯊的又一力作!“境泉”品牌系列產品的面市,引起了來自全球紡織業界和針布制造業的高度關注,國際同行對該產品也頗為贊嘆。
目前,白鯊針布既能滿足噴膠、針刺、熱風、熱軋、水刺等多種產業用紡織品加工方式,又能充分配套國內外高中低端各種梳理機型;不管是傳統的常規的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原料,還是新材料、特殊材料等功能性纖維,白鯊針布都有成熟的技術服務模式并提供可靠的梳理配套解決方案。特別是麾下的“大白鯊”系列和“境泉”系列兩個品牌,更是以其成熟的工藝和超越國際同行的產品品質,在纖維梳理這一關鍵環節,助力紡織行業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
管理創新 帶領企業成為行業翹楚
這些成就的取得,與張永鋼超前的企業管理思維分不開。張永鋼于1992 年進入白鯊,但真正涉及到“管理”,嚴格來說應該是在1995 年公司轉制之后,那時,他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分管銷售工作。轉制伊始,白鯊銷售隊伍的管理尚未掙脫舊有機制的慣性——松散且粗放。張永鋼認識到,若放任自流,白鯊未來的發展必將受到阻礙,甚至可能是致命的。他清楚地記得白鯊創始人、他的父親——張境泉老先生的一句話,在白鯊,為基礎管理而死重于泰山!受此理念的警示,他雷厲風行,從基礎管理方面開始整頓:“每天一頁紙”記錄業務開展規劃、進程、結果、分析總結等;“每客戶一檔”記錄客戶的詳實資料及白鯊所有員工對該客戶已開展過的工作;每日考勤、每兩日匯報、每周總結、每次出差寫報告并自評和互評……前所未有的各項管理動作協同實施,把幾近脫韁的銷售隊伍攢握成一只強勁有力的拳頭,凝聚、硬朗、方向一致。
與隊伍管理并駕齊驅的是市場和客戶的管理,張永鋼在這方面尤為重視。他形象地說,市場和客戶是土地,產品是種子,隊伍是機械,政策是空氣、陽光和雨露。張永鋼編制了“一區一策、一戶一策、一區多策”、“劃小可操作半徑,精耕細作”、“用產品穩定客戶、用真情聯結客戶、用服務幫助客戶”等系列組合拳,靈活運用于市場操作管理,在開拓市場的初期,為白鯊打破強勢同行的市場壁壘,為在形勢嚴峻的市場競爭中穩固并占有一席之地立下了功勞。
眾所周知,一款新產品盡管理論和設計都完美無缺,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往往也會經常出現各種問題,如何切實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張永鋼創新地聯合“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全國紡織針布技術研發中心”推出了創新解決方案——與紡織、紡機企業合作,建立“分梳技術研究站”。如今這樣的研究站已有50 余家,切實解決了紡織企業梳理甚至紡紗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
2008 年,張永鋼帶領企業成功收購了西班牙百年品牌“布魯哈”,形成了國際、國內兩大品牌體系并行的格局,為白鯊唱響國際舞臺再添虎翼。
如今,張永鋼站在了新的高度、用全新的視野去看白鯊的未來,更堅定了他管理創新的信心。近幾年,他結合自身實際和未來目標,引導白鯊創新性地將管理領域先進的“全面質量管理”、“ISO9000 質量管理”、“5S 管理”、海爾“OEC 管理”、木桶法則等管理方法嫁接于公司的管理實踐和具體操作中,使公司在基礎裝備、科技研發、生產制造、產品和服務、品牌推廣、市場維護和拓展等企業經營的各方面都取得長足進步,白鯊由昔日的默默無聞現已崛起為行業翹楚。
談到未來的發展,張永鋼說,推動白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白鯊走國際化道路的重心,“智能制造”是白鯊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為此,在市場開拓上,白鯊將堅持立足國內、面向國際,契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扎扎實實做穩國內市場的前提下,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在技術上,白鯊要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掌握前沿尖端技術,鍛造核心競爭力。在品牌上,利用國內國際資源,挖掘“布魯哈”歐洲高端品牌的潛力,早日實現白鯊百年老字號的夢想,成為梳理解決方案的專業提供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