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視監管第二十三期|信息披露與股票交易監管聯動 化解股價異常波動“水面下的冰山”
7月9日,三大指數再創新高,大盤穩穩站在了3400點上,不少公司股價甚至翻了一番有余。對于投資者而言,能夠遇到上漲行情固然是喜事,但在興奮之余還是要保留一點清醒。
近日,部分并無基本面支撐、蹭熱點炒概念的上市公司股價,也在這輪上漲潮中“異常波動”。如果拉長時間周期來看,不難發現這些公司股價上漲只是一時,終究塵歸塵、土歸土。而且從信息披露與股票交易的內在聯系,以及監管部門以往監管案例揭開的內幕來看,股價異常上漲的冰山底下,可能埋藏著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由于股價異常波動背后往往潛藏了諸多風險,深交所一直以來將股價異常波動作為重點監管范疇,并基于其內在影響因素,搭建了信息披露與股票交易的監管聯動機制,運行至今,該機制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監控效果,將不少上市公司的股價異常波動風險化解于“無形”。
“監管聯動機制”大揭秘
股價,一直被視為衡量上市公司價值最為明顯的“表征”之一。但近年來,部分企業和投資者的“炒作”之風與信息不對稱,使得部分企業的“價值”嚴重失真,最終誤導了中小投資人的判斷。
為了打破市場的信息不對稱,近年來監管部門也做出了諸多努力,如不斷法治建設,持續貫徹從嚴監管等,上市公司用于掩蓋真相的“幕布”被逐漸揭開,“信息披露與股票交易的監管聯動機制”就是其中重要的“武器”之一。
這一監管聯動機制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股價異常波動的聯動監管機制,主要涉及深交所公司監管部門與交易監管部門的協作。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深交所公司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信息披露監管,即通過發函問詢、要求補充更正等方式,督促公司按照《證券法》《股票上市規則》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要求,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披露重大信息,對發現的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情形及時采取監管措施或進行紀律處分。
交易監管部門則主要負責股票交易監管,及時發現異常交易行為并采取相應的自律監管措施,及時篩查涉嫌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證券違法違規行為并上報中國證監會。
在聯動協作的過程中,公司管理部門會依據信息披露事項向交易監管部門發起監管聯動,對重大資產重組、高送轉等事項提請交易監管部門調查或關注股票交易情況,核實內幕信息知情人是否存在買賣股票的情形,以及股票交易是否存在其他異常情形,在充分共享交易信息的基礎上,精準確定信息披露監管著力點。
交易監管部門則依據股票交易情形向公司管理部門發起監管聯動,利用大數據監察系統的合規報警和異常交易報警等,對短線交易、窗口期買賣等違規情形向公司管理部門業務系統自動推送,公司管理部門據此采取相應監管措施,對嚴重炒作、股價異動等異常交易情形提請公司管理部門調查、關注,核實信息披露是否存在異常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管理部門和交易監管部門定期舉行聯合會商,互相通報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股票交易監管情況,還會根據市場情況不定期召開專題討論會議,對股票交易存在異常等情形,商討進一步監管措施。
監管聯動還原“冰山”全貌
事實上,從投資人的角度而言,要及時規避雷區,實現價值投資獲利,顯然不能只知其表,不聞其里。
深交所采用的監管聯動機制,就為投資人探測“海平面下”的上市公司全貌提供了重要工具。
備受關注的中潛股份,就是監管聯動機制的縮影。資料顯示,中潛股份主營潛水裝備業務,2016年上市后經營業績表現一般,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僅為9%,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則是-8%。正是這樣一家業績平平的公司,股價卻自2019年5月以來進入上升通道,區間最高漲幅超過16倍。
這一異常很快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細數公司對外披露的公告,中潛股份自2019年7月開始謀劃轉型,先是擬1元收購從事大數據業務的北海慧玉,一個月后因交易對手方去世而終止,同時擬投資1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北海中潛,從事與北海慧玉類似業務;然后是作價4081萬元收購上海招信,繼續在大數據產業鏈上布局;再就是今年3月擬作價2.2億元收購大唐存儲,轉而向芯片領域發展。
從以上案例不難發現,中潛股份收購標的皆為成立時間短、無經營數據或持續虧損的“殼”公司或初創公司。而且,相關收購坎坷漫漫,北海中潛業務停滯,上海招信轉手賣掉,收購大唐存儲至今未簽署正式協議。
此外,幾乎在股價上漲的同時,公司股權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2019年9月,原實際控制人方平章、陳翠琴將所控制公司24.46%、9.38%的股份分別轉讓給仰智慧和劉勇,轉讓價格僅為股份市值的17%左右,而且這筆交易早在2019年4月就開始籌劃。此外,私募投資機構北京澤盈自2019年5月開始陸續買入公司股票直至舉牌,增持期間與公司股價快速上漲期間高度重合。
諸多的線索,確實令人生疑。主動披露未達董事會審議及信息披露標準的熱點事項,跨界投資尚無經營數據或持續虧損的企業,公司意欲何為?公司股價上漲的同時,伴隨著股權結構的變化,是不是巧合?翻開深交所對外公開的多份函件,可以看到深交所對上述問題的高度質疑。
深交所要求中潛股份說明跨行業收購虧損公司是否存在迎合市場熱點炒作股價的情形,相關股東收購公司股權的資金來源及是否存在關聯關系等,并督促公司及時披露回函,充分揭示相關風險。風險幾何,投資者在深交所的信息披露監管函件中或許找到了答案,公司股價自今年4月以來已經開始回調。
不過,這還只是前面所談到監管聯動機制的一部分,具體到股票交易監管,深交所已將公司列入重點監控股票名單,對公司收購資產、股東轉讓股份等事項進行內幕交易核查,并結合信息披露情況深入分析是否存在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
中潛股份只是監管聯動機制的一個縮影。
深交所始終堅持以信息披露為中心,2020年以來發出監管問詢函2281份,要求公司補充更正1311份,尤其是嚴厲打擊概念炒作典型,對雅本化學、秀強股份2家公司公開譴責,對海南海藥等9家公司通報批評。
股票交易監管同樣不遺余力,始終堅持底線思維,精準打擊異常交易,近年來發現上報了“北八道”市場操縱案、“大連電瓷”信息操縱案、吳某某團伙“黑嘴”操縱市場案、“春興精工”實際控制人內幕交易案等多起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力大的大案要案線索,有力打擊了證券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市場交易秩序。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提出,積極貫徹落實“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的九字方針,努力創造中國資本市場良好的發展生態。從深交所信息披露與股票交易監管聯動機制的運行情況可見一斑。深交所搭建了較為完備的監管聯動制度,對正常交易行為不干預,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并結合市場環境變化、機制運行情況不斷優化完善,努力化解股價異常波動的冰山,切實維護市場有序運轉。
業內人士指出,普通投資者對于缺乏基本面支持、蹭熱點、炒概念的股價異常上漲公司也要時刻警惕,做到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否則等到大潮退去就為時已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