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一些企業現金流量不足,周轉困難,為了維持正常生產,發放工人工資,維持公司形象,老板將目光瞄向所謂的投資公司,高利借貸,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行為,讓企業加速走上不歸路。
多方合力應對危機
為了應對行業危機,不少龍頭服裝企業積極變革,收縮戰線,主動關閉一些低效零售終端,伴隨著行業關店潮的,是紡織服裝產業深度的渠道調整。
據公開資料,至今年3月31日,波司登零售網點為6599家,同比減少5053家;2015年上半年,利郎旗下品牌LILANZ店數目凈減少15家;今年下半年安踏可能關店40家至140家;九牧王今年初確定的全年關店目標是50家至100家,上半年已經關了134家;七匹狼截至目前,也凈減少519家門店。
除了企業的個體應對,政府、行業協會、銀行界也通過各種途徑,扶持紡織服裝支柱產業的穩定發展,特別是盡量避免大型企業的倒閉和老板跑路事件的發生,例如,去年下半年,石獅市成立了金融服務中心,商業銀行借此可甄選出更優質企業并加以大力扶持。與此同時,石獅還成立了紡織服裝產業、布料行業和外貿企業三個轉貸周轉基金,以解企業的燃眉之急。
石獅某布料企業的陳老板,由于資金周轉困難,經營陷入困境。在朋友建議下來到石獅市金融服務中心,中心的工作人員為他介紹了一家典當行。典當行查詢了陳先生的企業和個人信用報告,當即同意以陳先生名下的房產作為抵押出借80萬元,期限6個月,月利率0.4%,有了這筆錢,陳先生順利地支付了供貨商的貨款。
而早在2015年1月初,泉州市政府就下發了今年的1號文件《關于促進紡織鞋服行業健康發展若干措施》,顯示了地方政府對鞋服行業的高度重視和實質性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