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國內一些大型紡織服裝企業相繼倒閉,尤其是溫州莊吉集團的倒閉,令這個國內就業人口最多的支柱產業再次風聲鶴唳,處于大環境下的泉州紡織服裝產業也無法獨善其身。
據了解,利郎上半年關店15家,安踏下半年將關店40家,九牧王上半年關店134家,七匹狼截至目前門店凈減少519家,泉州紡織服裝企業也進入了深度結構調整的階段。業界人士稱,未來兩三年,政府、行業、銀行、企業攜手共渡難關,仍然是紡織服裝產業穩定和發展的主基調。
行業龍頭莊吉破產
這幾天,對于國內的紡織服裝業來說,再也沒有比溫州莊吉的倒閉更令人關注的了。
據《錢江晚報》報道,9月6日,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分別裁定受理了莊吉集團6家公司的破產重整案件。莊吉是溫州曾經的明星企業,2011年產值近30億元,但是,隨著服裝行業利潤逐年下滑,為增加公司利潤不斷擴張,莊吉涉入造船業并最終被其拖垮,深陷財務危機,終于走到破產的地步。
近期以來,像莊吉這樣的大企業倒閉,并非個案。8月22日,曾經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總資產超20億元的浙江紅劍集團有限公司停產,1000多名員工上街討要被拖欠三個月的工資。8月19日,擁有400名員工的廣東省惠州市福績(惠州)紡織綜合廠老板跑路。7月31日,華東紡織大廠寶利嘉老板跑路,5000名員工突然失去賴以謀生的工作。
行業形勢的嚴峻和市場環境的優勝劣汰,也令不少泉州紡織服裝企業很受傷。
去年,諾奇董事長丁輝失聯,網傳其欠款超過15億元人民幣;2014年年底,因經營不善,柏斯曼服裝有限公司虧損嚴重,公司老板許某景四處借債,在欠下5000多萬元的巨額債務后失聯,并最終在浙江蒼南縣被抓獲;同一時期,逸斯美服裝資金鏈斷裂,老板拖欠員工3個多月工資600多萬元。
盲目擴張產能過剩
而據一些紡織企業老板分析,此輪行業遭遇的困境,與2010年以來的產能擴張潮有關。過量的擴張導致產能過剩,不少企業訂單大幅下滑,每臺花費上千萬元購置的天價進口設備處于閑置狀態,加上庫存棉花價格劇降,很多紡織企業前幾年賺的錢瞬間歸零。
與此同時,人工成本在短短五年內翻了一倍多,紡織服裝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工成本上漲給企業經營帶來了巨大壓力。
泉州市紡織服裝商會相關負責人稱,當前,紡織服裝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訂單下滑、利潤下降和融資困難。
調查顯示,今年以來各大織造集群開機率均未達到滿負荷,大部分地區開機率徘徊在七成左右。對企業而言,開機不足意味著回報率較低,同樣的機器,開機能有產出,或許能帶來利潤,關著就只能等著折舊貶值。“面對今年的行情,訂單少且散,企業只能選擇降低開工率,來緩解庫存和資金的壓力。”今年以來,染整費用上漲,削減了不少服裝企業僅剩的部分利潤,利潤微薄甚至無利潤,導致出現不少企業有單不敢接、有單不愿接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