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穿衣知品位”。一個人的衣著搭配,是時尚,也是離每個人最近的生活藝術。這其中,讓普羅大眾與時尚距離最近的,無疑就是各類“快時尚”服裝及消費品牌。
從西班牙的“快時尚”品牌ZARA、美國的GAP,到中美合作的夢芭莎,都依靠國際化的設計團隊,將最一線的時尚“產品概念”轉化為消費品,讓普通人不必購買奢侈品牌,也能與時尚“近距離接觸”。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更多“弄潮兒”渴望著在網上“潮一把”。但是,網絡購物的時尚感受,往往與傳統購物的感受相差甚遠,讓人不斷感慨“虛擬世界與現實的巨大反差”。
上周末隨著知名“快時尚”網購平臺夢芭莎的第二家體驗店在中國時尚之都上海南京西路開業,似乎給時尚界發出了一個訊號:快時尚品牌新一輪的營銷戰已悄然打響,不管是行業巨鱷還是后起之秀紛紛將眼光瞄準了體驗營銷。與此同時,各大“快時尚”品牌也紛紛推出新的數字化體驗手段,例如Gap全面推進“網訂店取”,Zara提出“大數字運營”概念。一場線上與線下互動的時尚體驗風暴即將席卷而來。
國際化設計師再定義“快時尚”
快時尚并非廉價快消品
設計師從國際最流行的時裝周、T臺捕捉到時尚的訊息,將潮流轉化為產品,到各專賣店、專柜上貨,一般都需要好幾個月時間,高檔品牌甚至需要半年。但根據“快速時尚”的概念,往往在極短時間內將產品概念轉化成為消費品,最初這個過程需時約50天。在如今的資訊時代,一些都市人青睞的“快時尚”品牌將這一流程縮短到20天甚至更短,甚至“周周有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