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Galliano會永遠身背“種族主義者”的罵名一蹶不振,還是洗心革面卷土重來?時尚評論家、零售商和公關專家們對此眾說紛紜。
盡管在Galliano的處境艱難,許多業內人士還是認為他有實力絕地反擊。米蘭概念店Corso Como 10的店主Carla Sozzani說:“我希望他回來,否則真是業界的損失。起碼重新經營他自己的品牌應該不是難事。” 可事實上,John Galliano品牌的董事會已決定終止與設計師本人的合同。大股東Dior方面收到董事局其他成員聯名呈交的意愿書,大意是賣掉John Galliano時裝屋不是最佳方案,也不會有銀行愿意擔保。
但是,時尚界人士素以記性差著稱。Carla Sozzani搬出超模Naomi Campell:“Campell小姐惹了那么多麻煩,還不是沒人在意。”2007年,Campell因毆打女傭被判社區服務,她以史上最時髦的“掃大街”形象登上《W》雜志,化腐朽為神奇地把這項處罰變成了個人時裝秀。香港連卡佛百貨的時裝總監Sarah Ruston也說:“如果Galliano能得到他所需要的幫助,并且展示出想要東山再起的意愿,那憑著他的實力,一定可以得到諒解。”巴黎創意研究公司Agent Secret的老板Agns Barret補充道:“我想Galliano這類才華橫溢的人一定會很快自愈并回歸。”她以Kate Moss為例:2005年,Kate身陷“可卡因丑聞”,僅僅時隔一年,她便呼嘯而歸,屢登各大品牌曝光率最高的廣告。Agns接著說:“有才華的人有表達自由意志的話語權,他的才華并不會因為丑聞而流失。”
加拿大The Bay百貨的總裁Bonnie Brooks則提醒Galliano在恢復名譽期間一定得小心謹慎:“我們知道他是天才,但要使他的個人品牌起死回生,則需要設計師、零售商和老客戶們的通力合作。”時尚界法律顧問Betsey Pearce指出:“Galliano是當代天才之一。但我們得搞清楚我們是為他們的設計天賦買單,還是為他們的高尚人格買單?”
毫無疑問,口出狂言的Galliano難辭其咎。如果他道歉,這場風波會不會就此過去?意大利版《Vogue》的主編Franca Sozzani說:“時間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藥。到那時我們會發現:作為一個人,他的確犯了錯誤;但作為一個創意人,他有他的個性。”Robert Burke 公司的總裁Robert Burke 指出Galliano“反猶太丑聞”引起的蝴蝶效應是一次空前的時尚界危機,有別于時尚界和好萊塢小明星們為博出位的小打小鬧。Burke說:“美國人熱愛‘我會回來的’豪情,但這次情況特殊,Galliano的言行確實傷害了很多人,只有讓時間來撫平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