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矛盾的笑果,本身就是個矛盾體
深陷矛盾的笑果,本身就是個矛盾體。
5月6日,脫口秀演員池子(本名王越池)在其個人微博發長文斥笑果文化(笑果)及中信銀行侵犯其個人隱私。池子表示,中信銀行在未經他授權的情況下,將其個人銀行賬戶交易明細擅自泄露給笑果,而笑果可能利用這份非法獲得的交易明細在與池子的經濟合約糾紛案中獲利。“讓我賠給他們3000多萬。”池子稱。
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的《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同時,根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未經被收集者同意,將合法收集的公民個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行為,屬于“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但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按以上解釋,池子的個人賬戶交易明細可被認定為“公民個人信息”,而中信銀行未經授權泄露用戶賬戶明細的行為應屬于《刑法》規定的“提供公民個人信息”行為。
面對侵權,池子稱已向公安機關及銀保監會等政府監管機關進行實名投訴和舉報,并在博文后附上其委托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向笑果及中信銀行上海虹口支行發起的律師函。
對此,5月7日凌晨,中信銀行發布致歉信,承認該行上海虹口支行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向笑果提供了池子的收款記錄。中信銀行在信中“向王先生鄭重道歉”,表示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并對涉事支行行長予以撤職處理。5月7日下午,上海市銀保監局向21世紀經濟報道確認,已正式介入調查。
中信銀行認錯,笑果態度強硬依舊。“公司已委托專業律師代理處置與池子之間的經濟糾紛,代理律師根據相關流程采取的財產保全、提起訴訟、證據收集等法律行為均在法律及合同的框架之下進行。”5月6日,笑果發布聲明稱。
對于笑果的做法,外界普遍認為其“法盲”“沒文化”,這對一家依靠品牌獲取溢價的文化公司來說,不是好事;且脫口秀演員李誕與笑果強綁定,作為藝人,名聲是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池子與笑果早就矛盾叢生。“公司很亂,領導很精,自己人搞自己”,這是池子群發給笑果所有同事的一段文字,被多家媒體引用。此后,池子發微博稱,自己被踢出公司群,雙方矛盾全面激化。那是在今年1月初。
另據記者了解,創業六年,笑果問題,不止于此。
業務模式
當下的笑果,正在業務調整。
“ 目前在做公司架構調整,推出整合營銷業務,打造笑果生態的模塊化輸出。”3月,笑果聯合創始人、CEO賀曉曦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賀曉曦透露,在去年,笑果綜藝收入、整合營銷、線下演出占比為2:2:1,比較合理的業務布局是,2:1:1,線上強綜藝大概占收入的50%,利潤的50%,整合營銷占25%,線下演出占25%。在他心中,笑果要變成包括內容制作公司、藝人、線上演出公司、廣告公司、MCN公司在內的企業生態群。
笑果要調整的根本原因是,市場下行。其收入重心線上綜藝,全行業廣告都在下滑。“播出機構各項收入大幅下滑,僅廣告收入平均跌幅就超過了30%以上。”5月7日,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聯合多家影視公司發布的行業自救倡議書稱。
這種狀況下,笑果最重要的營收來源勢必下滑,只是幅度問題。“行業里的所有人,都能感覺到贊助行情不太好,我們不太可能例外。但整體波動沒有那么大。”當時,賀曉曦解釋。受疫情影響,原本高增速的線下演出業務直接中斷,這也加大了笑果的經營壓力。
同時,直到現在,笑果最重要的盈利項目,《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綜藝的核心流量來源,依舊是李誕等知名藝人,池子的流失對于綜藝本身來說,影響不小。這暴露出笑果過于依賴核心藝人的風險。
打破這一狀況,只能靠笑果自己的培養體系,但成本不低。多位相對知名的笑果簽約脫口秀藝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他們也簽工作約,有不低的底薪。值得注意的是,工作約與經紀約背后的不同分成體系,很可能就是池子與笑果經濟糾葛的導火索。但對于新藝人來說,工作約確實具有保障意義。
為了維持乃至擴大培養體系,笑果的營收就不得不擴張,理想模型是,隨著藝人擴張,生意版圖也擴大,由此形成正循環,笑果成為行業壟斷者,享受最大利益。
但問題在于,成本砸下去,脫口秀真的能夠起來嗎?多位脫口秀藝人坦承,不一定,特別在5G來臨后,娛樂形式更為多樣的當下。
“目前現金流很好,包括跟快手、抖音一起聊的新項目,都是新增業務。未來線下復蘇后,還是有可能再沖一沖,總體來看還是相對從容。”賀曉曦說。
管理結構
另一頭,笑果管理結構,也不夠成熟。
笑果脫胎于《今晚80后脫口秀》,四個創始人中,葉烽、李誕、張瑛婕均來自該內容團隊,賀曉曦后面加入。2014年,在葉烽婚禮上,賀曉曦與葉烽聊起內容創業的話題,之后決定一起創業。那時,賀曉曦已從光線離職,在廈門做一個天貓女包品牌。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笑果實際控制人為葉烽,股權占比34.73%,賀曉曦占比6.7%,張瑛婕占比5.04%,李誕(李瑞超)占比5.04%,此外,華人文化、天圖資本、普思投資等機構均有占股。賀曉曦還與梁海源、程路、王思文等核心演員以笑樂(上海)文化傳媒中心名義,持有7.05%股權,其中,賀曉曦占笑樂股權50%,以此計算,賀曉曦占笑果股份超10%。
有非常接近笑果核心團隊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笑果,葉烽實際話語權最大,流量來源李誕也擁有相當話語權。但實際負責運營的是賀曉曦,葉烽對于業務關心相對有限。
權責不對等帶來問題,結果是,團隊執行起來反復。“很多時候,各人說各人的。”前述人士稱。這與池子“公司很亂”的說法相佐證。
這種狀況,對一家正在行業巨變期的創業公司來說,不是個好事。“治理結構是最重要的基本面。”多位投資人在不同案例上強調。
“客觀來講,我們在拍板這件事上沒有特別大阻礙,真是商量出來的。要讓大家覺得這個是對的,所有人會來討論,我們是可以挑戰的,沒有特別多拍板。如果不對,也會挑戰回去。我們從來不討論是不是要去北京,討論的永遠是說怎么去,怎么更快去。線下怎么做,那是多大幅度?也不用投票,其實沒有特別多投票的。我們的文化是,如果現在討論得特別清楚,就先往前走一走。因為爭論未必能出結果,我們不是在相互辯論和相互說服,只是提醒,你如果要做這件事情,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這是第一,第二,從財務上,如果不會影響,在一個范圍內,那就去做。做好了,可以說服我,做不好那我們就想,是方法不對,還是方向不對?就這么簡單。”賀曉曦如此向記者解釋笑果決策流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