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向上,上海時裝周如何用完整生態向國際發聲
15年的歷程之后,以時裝周為代表的上海也會開始像全球其他幾個重要的時尚中心一樣有更多的國際性的交流。
中國上海——從10月10日開始的上海時裝周在上周五終于劃上了句號,在為期七天的時裝周上,這個有著15年歷史的時裝周,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具影響力、輻射面最廣的以時尚為主體的活動。
“最近幾年,我開始發現上海正在發生許多創造性的事情,這里有很多設計師,很優秀,這里正在發生太多事了。這也是連續選擇在上海舉辦BoF中國峰會的原因之一。”BoF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Imran Amed在15日下午說道,彼時第二屆“論道”中國峰會剛剛結束,而上海時裝周也成為了這一國際性活動的戰略合作伙伴。
而在這七天見舉辦的國際性活動也不止這一件,就連國際奢侈品品牌Gucci也選擇在時裝周開幕的第一天舉辦了位于余德耀美術館的全新展覽《藝術家在此》,零售機構I.T、連卡佛也在同時舉辦了相關活動。無論是有意為之還是機緣巧合,這些國際品牌的“加入”也無疑證明了在這段時間的上海,是最值得被國際時尚行業關注的地標。
“上海時裝周繼續打造由不同細分定位的發布平臺和商貿平臺,并吸引多樣化的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行業深度的活動在同期舉辦。在發布方面,本季官方日程時裝品牌首發新發的數量再創新高,我們看到中國設計師作品的水準每一季的發布都有提升,來自國內 和國際媒體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上海時裝周組委會副秘書長同時也是BoF 500成員之一的呂曉磊女士告訴BoF,本屆上海時裝周的舉辦也再次印證了其國際影響力及輻射亞洲的動能越來越強大。
本次時裝周上,官方發布日程中的110場(來自各大細分定位的發布場地:新天地作品發布主會場、LABELHOOD、Xcommons、SIFS國際品牌發布、KIDSWEAR童裝,以及社交禮服發布平臺Galaland),以及這期間,時裝周官方展會和官方活動以及非官方日程活動中所舉行的幾十場各類時裝展示發布會。
本季也吸引到更多本土商業時裝大品牌的參與,從拉開時裝周序幕,以“Me, Made In China”為主題,為中國新“質”造發聲的Me&City到位于市郊寶龍美術館所舉辦的Doublove2019年春夏系列發布會,再到首次移師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Labelhood,還是利用不同領域的商業、藝術合作,在為品牌提供推廣、加速之余,還為在上海時裝周展示的品牌,提供了更多的分層選擇性的XCOMMONS帶來5場時尚與藝術、科技和生活方式的交融的展示,其中,Hussein Chalayan也將帶來其與中國品牌的合作膠囊系列。無論是中國的設計師品牌還是商業品牌,越來越多的品牌和個人選擇在上海時裝周期間舉辦發布會。上海時裝周平臺也致力于倡導國人對本土品牌觀念的革新,以此樹立起消費者消費本土品牌的意識和信心,形成新消費時代的潮流先導。
“我們希望時裝周的舞臺可以倡導消費者對本土品牌觀念的革新,以此樹立起消費者消費本土品牌的意識和信心,進一步提升、擴大、 激發和引領中國的時尚消費。”呂曉磊補充道。
而作為上海時裝周的一大特色,時裝展會,各大商貿平臺整合總面積超過3萬平米,有來自3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1032個品牌參與,而根據各展會、展廳的官方數據,此次上海時裝周期間所有展會、展廳的總觀展人數為33507人。而在為期4天的時間里,2019春夏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觀展總人數9925人,其中專業買手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超過40%,其余觀眾包括代理商、經銷商、服裝服飾品牌和制造商、媒體等。而作為上海時裝周舉辦以來第一個展會,其開幕首日客流更達到1922人次,并新增40個品牌。每一家之間逐漸展現出自身的定位和特點,在當前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時裝周所致力于打造的“亞洲最大訂貨季”要進一步協助提升消費的新供給,引領和推動中國時尚零售體系的發展變革。
“未來,我覺得將會在上海繼續看到更多具有創意的東西,會有更多國際觀眾前來。”Amed說道。而這樣的預見也將說明,BoF也將在之后持續關注、參與到上海時裝周的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