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近期一周國內棉花市場價格動態
上周(11月11-15日),受美元持續走高以及基金在交割前轉倉等因素影響,ICE棉花主力合約價格創近三個月新低。國內新棉加工進度加快,供應保持寬松,下游需求疲軟,棉價弱勢震蕩。
鄭州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均價14075元/噸,較前周上漲9元/噸,漲幅0.1%;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市場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均價15363元/噸,較前周下跌21元/噸,跌幅0.1%。

紐約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均價70.77美分/磅,較前周下跌1.90美分/磅,跌幅2.6%;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均價80.5美分/磅,較前周下跌0.74美分/磅,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3908元/噸(按1%關稅計算,不含港雜和運費),較前周下跌128元/噸,跌幅0.9%。
國內棉價比國際棉價高1455元/噸,價差較前周擴大108元/噸。國內C32S普梳純棉紗均價21531元/噸,較前周下跌94元/噸。常規外紗均價22401/噸,較前周下跌99元/噸。滌綸短纖價格7081元/噸,較前周下跌16元/噸。
(一)國際市場
美元指數保持強勢且棉花季節性供應壓力仍存,國際棉花價格或將繼續承壓。由于最近公布的美國經濟指標整體偏強,美元走勢偏強,給大宗商品價格帶來利空影響。同時,鑒于國際市場棉花供應保持充裕,預計短期內國際棉花價格將持續承壓。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10月核心通脹率連續第三個月環比上漲0.3%,同比漲幅達3.3%;10月零售銷售額環比增長0.4%,高于市場預期。特朗普勝選后美元指數持續走強,于14日晚漲至107附近,逼近1年以來最高點,導致大多數大宗商品價格弱勢運行。美棉采摘進度整體仍快于去年同期,據美國農業部報告,截至11月10日,美國棉花收獲率為71%,同比加快7個百分點。
巴西棉花種植者協會報告顯示,截至11月8日,巴西2024年棉花加工率為77%。ICE期貨主力合約已臨近交割期,交割庫存大幅增加,據洲際交易所(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14日,交割庫存12064包,較上周增加11890包,顯示棉花現貨供應保持充足。
(二)國內市場
棉花供應形勢寬松,棉價或維持弱勢。國內新棉采摘基本收尾,加工處于高峰期,棉花檢驗進度持續快于往年同期。同時,紡織市場進入傳統淡季后,紡織市場需求有所轉弱,部分紗廠降價銷售但成交量并不理想。
上述情況導致階段性供應壓力增大,預計棉價或將維持弱勢整理。據中國纖維質量監測中心數據,截至11月14日,全國新棉檢驗量240萬噸,同比增加46萬噸。新疆棉向內地移庫較去年同期明顯提前,據相關部門統計,10月新疆棉出疆量31萬噸,同比增加22萬噸。
此外,鄭商所2023/24年度棉花倉單進入強制注銷時間,即將集中轉為現貨,目前陳棉倉單數量為2281張,折合棉花9.1萬噸。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11月初被調查紡織企業開機率81.5%,環比下降0.3個百分點;紗產銷率99.2%,環比下降3.9個百分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