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關注棉花市場行情動態分析

國際市場新年度全球棉花種植面積大幅降低的預期落空,產量較上月有小幅提升,較去年也有小幅增多,需求方面的調整從“強勁復蘇”到“溫和復蘇”,再到現在的“前景悲觀”,累庫持續,庫存壓力繼續增加。主要原因就是歐美為主的全球主要棉紡織消費市場的經紀萎縮壓力所致,今年以來歐美紡服持續去庫存,同時東南亞紡織訂單不足,中下游紡織市場購銷清淡令其對上游原料的采購越發謹慎,購銷均低于年中預期。另一方面,新型棉花產區發展迅猛,比如巴西、澳洲棉花迎來刷新歷史的豐收,其品質不僅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價格也較美棉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四季度,基本面供需上看壓力大于機會,供應旺季期間的新棉集中供應上市壓力將在四季度持續發酵,外部宏觀壓力維持高壓態勢,經濟疲軟拖累消費預期,導致未來的庫存壓力在四季度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
我國2023/2024年度棉花產量預計為605萬噸,同比減少加67萬噸,年度消費預計為760萬噸,同比減少10萬噸,進口預計為170萬噸,同比增加28萬噸,期末庫存584萬噸,同比增加13萬噸,庫存消費比將從前一個年度的74.02%提高至76.67%,年度產需缺口增加57萬噸,年度產銷雙降,進口小幅增加,最終期末庫存小幅提升。
新疆種植面積同比-8%左右,新疆產量估計在550-560萬噸。北疆單產普遍低于預期,南疆目前大規模收購還未展開,估計新疆棉花產量在480-520萬噸左右。目前新棉尚未大量上市,“金九銀十”并未出現,下游訂單不佳,隨著國家儲備棉的銷售和加碼,供應充足,四季度新棉上市后累庫持續,供應壓力將逐漸顯現。
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更多依賴于外部市場,即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整體的趨勢和節奏而同步波動,當前全球尤其是歐美等主要的棉紡織消費地區依然面臨著高通脹壓力,全球經濟都陷入了衰退周期的弱勢運行階段,疊加政治和戰爭沖突,經濟衰退的擔憂依然在發酵,無一幸免,棉紡織作為需求彈性較大的商品,對經濟發展預期的反應將更加直接和具體,消費者對于能源和食品等必需品的消費需求將大量擠占紡服商品等非必需品的需求,四季度歐美和我國的紡服消費預計并不樂觀。
綜上,成本高,產能大,產量增,需求弱,貿易減,盤面低,現貨高,產業鏈上中下游割裂,成本支撐有,但不多,中長線大區間震蕩,短線偏空思路對待。鄭棉15000-16000元/噸附近面臨支撐考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