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陜西安康科技賦能蠶桑興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大河鎮堰灣村全村養蠶農戶80余戶,占長期在家農戶的50%,全年養蠶五張以上農戶20余戶。年全村蠶桑產業產值70余萬元,帶動全村200余人致富增收,蠶桑成為群眾家中的“白銀”,成為帶動群眾致富的重要特色產業。
然而蠶繭品種單一、養蠶技術經驗化、蠶絲質量不高等問題一直困擾著養蠶戶,也是堰灣村四支隊伍在產業發展上的難題。
漢濱區科技局在了解到情況后,幫助堰灣村解決燃眉之急。作為堰灣村鞏固銜接幫扶單位,區科技局利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作用,主動對接安康市蠶種場有限公司,邀請“三區”科技人才、蠶桑專家為堰灣村的蠶桑產業科技賦能。
“小蠶專用葉要選擇葉色、葉位、品種一樣的,這樣的葉子營養物質一樣,喂出的蠶大小均勻,蠶的長勢才好。”安康市蠶種場有限公司董事長、“三區”科技人才張保華在養蠶培訓會上講。
參加培訓的蠶農從小蠶共育、科學養蠶、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詳細提問,張保華用通俗的語言一一解答,讓培訓的蠶農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進一步掌握科學養蠶技術要點,在養蠶產業上信心十足。
“我今年養了12張,管理了15畝桑園,收入也增加了兩萬元。”60多歲的脫貧戶程思付數著“紅票子”高興地說。
10月28日,天剛蒙蒙亮,堰灣村黨支部書記程滿章帶著全村蠶桑發展戶的囑托從70多公里外大河鎮堰灣村,趕往安康市蠶種場有限公司,將一面繡有“科技助推蠶桑發展·真情幫扶成效顯著”的錦旗送到張保華手里。
“感謝區科技局的幫扶,市蠶種場技術員的技術指導和服務,現在蠶桑產業成為我們村重要的致富特色產業。”程滿章高興地說。
同樣壩河鎮繁榮村的“桑葉”雞蛋也是蠶桑產業鏈的延伸。安康市泰政祥農業產業服務開發有限公司旗下的繁榮村盛裕祥生態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工人小心翼翼地將一批剛產下新鮮的“桑葉”雞蛋進行裝箱,按照訂單準備發往全國各地。
“有蘇超站長團隊的支持,我們有信心帶動村上及周邊群眾發展產業,讓群眾的腰包鼓起來。”安康市泰政祥農業產業服務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柯愈鑫說,柯愈鑫提到的蘇超是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站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員,也是漢濱區科技創新蠶桑專家工作站重要組成專家。
依托科技的力量,目前“桑葉”雞蛋所屬的壩河鎮繁榮村盛裕祥生態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建設高效桑園,逐漸形成養蠶、觀光及蠶絲被加工等系統化的產業鏈條。
近年來,漢濱區科技局圍繞蠶桑等特色產業,從產業發展理念、關鍵技術示范、病蟲害防治要點等方面開展科學技術應用與推廣以及宣傳普及。2022年全區共選派“三區”科技人才40名,分別與26個涉農鎮辦簽署服務協議,同時依托“科技講壇”開展線上技術培訓,受益群眾2000余人,為漢濱特色產業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區科技局將緊緊圍繞漢濱主導產業發展,結合鎮辦產業發展方向和人才需求,按照精準選派、精準對接、精準服務的要求,不斷完善選派、管理制度,實現技術供需精準對接,進一步做好科技指導和服務,讓群眾能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為鄉村振興貢獻科技力量。”漢濱區科技局主要負責人介紹說。
(來源:安康日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