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印度攪動了國籍棉花市場的一股波浪

國際棉花市場被印度政府允許本年度(印度棉花年度2021.10-2022.9)國內紡織企業,在9月30日之前免稅進口棉花的消息攪得天翻地覆,4月18日ICE棉花期貨主力7月合約飆升至143.34美分/磅。
分析:
一是印度政府并沒有設定本年度棉花進口總量“天花板”,因此只要外棉與印度國內棉價存在一定價差,印度紗廠、貿易商都可能對全球棉花資源出手;
二是從時間上來看,4-9月份可供印度企業大量簽約的采購的外棉主要是澳棉、美棉、西非棉;而2021/22年度巴西棉船期集中在9/12月份,因此陳棉可選擇空間不大。
那么印度免稅進口外棉對我國棉紡織服裝業的影響有哪些?
外向型企業的看法可歸納如下三點:
一是內外棉紗“倒掛”將逐漸收窄,印度、巴基斯坦等產地棉紗競爭力有望恢復。隨著印度紗廠大量簽約中低品質、低價美棉、澳棉、西非棉等,或造成印度國內棉價觸頂回落,棉紗成本呈較大幅度下滑,因此棉紗FOB/CNF報價也“水消船落”。
二是印度紗廠大量采用進口棉配棉,棉紗各項指標、穩定性有望提高,或對我國40S及以上支數棉紗銷售產生沖擊。相較印度棉,澳棉、美棉等普遍具有強力高、異纖少、紡紗制成率高的優點,適合紡中高支棉紗,對中國棉紡織、服裝等的替代性繼續上升。
三是大量低價外棉進入印度市場,印度棉紡織、服裝企業的生產、接單、出口能力將迅速調整恢復;再加上人工工資、稅收、政策及歐美訂單傾斜等紅利刺激,印度產品全球范圍內“搶單”的節奏再提速。
據了解,考慮到印度政府短期取消對進口棉花11%關稅,而目前中國國內棉花供給充足,內外棉大幅倒掛導致買家對外棉船貨、保稅棉等詢價/采購相對疲軟、冷清,因此部分國際棉商、貿易企業計劃向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國港口轉港,以提高棉花銷售、資金回籠進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