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印度中小型紡織企業舉步維艱

自從疫情席卷印度后,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印度累計確診病例超過3200萬,死亡人數接近44萬,很多服裝業生產很困難,甚至倒閉。
在印度南部的蒂魯布爾市,被稱為“印度紡織服裝之都”。在這里,坐落著超過17000家成衣加工企業,并建立起了相關配套產業鏈。雖然與我國廣州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但其規模和配套服務,卻逐漸成熟。印度超過一半的服裝出自這里,同時還有大量海外訂單從這里流出。
然而,疫情改變了一切。由于印度爆發的疫情始終無法徹底控制,使得印度市場萎縮。同時,海外不少訂單也因為這場疫情,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再加上工人時常出現感染,導致生產效率一降再降。最終,導致不少中小型工廠因為承受不住損失,被迫暫時關閉或直接宣布倒閉。而一些大型工廠,卻面臨著三個尷尬的問題。
首先,疫情之下工人要么病倒,要么請假,出勤極為不穩定,但工廠卻對此沒有辦法。同時,工廠也面臨招工難的問題,導致產能變得極為不穩定。
其次,由于一些大工廠手中還積壓著不少訂單,所以想停工都不行。一旦停工,丟失的不只是訂單與客戶,還會面臨大量的違約金。所以,即便硬著頭皮,也要開工,更要保住一部分產能。但是,即便能保住部分產能,但依舊難以與巔峰時期的產能相比,這也使得他們手中空有訂單,但卻沒有足夠的產能完成,不得已之下,只得將這部分訂單轉移到中國。
最后,也是印度企業最尷尬的問題。那就是伴隨著高達20%的服裝訂單轉給中國后,大量海外訂單也“繞開”印度,直奔中國。結果,在印度的“神助攻”之下,我國從今年1月到5月,服裝出口額竟然實現了17.3%的增長。僅半年時間,出口總額達到了1127億美元。
面對這種情況,坦白地講,印度企業“很不開心”,但卻又沒轍。縱觀全球,能接下印度20%服裝訂單的國家只有中國,而且生產的服裝品質能夠得到保證。這樣一來,印度企業最起碼能留住客戶。
此前,印度有關部門曾給出一組調查數據,根據數據顯示,蒂魯布爾市的服裝生產工廠在疫情期間,損失的金額已經遠遠超過了1000億盧比。按照現在的匯率計算,約合86.86億人民幣。然而,真實的損失情況更大,很可能達到100億人民幣。無奈之下,印度只能求助于中國,將20%的訂單轉移到中國,希望中國能承接這批訂單業務,為什么選擇中國而不是越南或者其他國家呢?
第一,中國離印度近,現在中國國內疫情穩定,而越南和其他東南亞國家還深陷疫情的深水火熱之處,唯有中國有能力和實力承接訂單。
第二,中國的紡織業也是聞名于世的,質量上乘,找中國是絕對靠譜的。
第三,中國市場龐大,很多國家在印度制造衣服后也是銷往中國,現在可以直接內銷中國,節約關稅,可以說是雙贏。
為此,有西方媒體表示,印度蒂魯布爾市因為這場疫情,錯過了一次拉近與中國廣州差距的絕佳機會。相反,就服裝生產、出口而言,由于疫情的緣故,雙方的差距越來越大了。不過,也有印度經濟“專家”給出了不一樣的看法,在印度專家看來,這次疫情雖然對蒂魯布爾市的服裝生產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但同時也是一次重大的“洗牌事件”。
當疫情過后,蒂魯布爾市的中大型服裝工廠將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并進行市場整合。在那之后,蒂魯布爾市的中、大型服裝工廠、企業的實力只會不降反增。從長遠來看,這會為印度的服裝生產、出口的騰飛,奠定基礎。
不過,相比于印度“專家”的樂觀,當地民眾表示,我們根本無法與中國相比。疫情是如此,制造業是如此,服裝生產同樣是如此。中國服裝出口在增長,而當地的服裝工廠即便能撐過這場疫情,最終也是“十不存三”。
大量工廠的關停意味著當地會出現大量的失業。所以,情況又怎么可能樂觀。對于印度“專家”的看法,當地民眾的態度很明確,認為“專家們”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根本什么用都沒有。不過盡管如此,當地工廠依舊在努力“求生”,并且向當地城邦申請補貼,希望熬過這場“寒冬”。
總的來說,疫情對全球的影響特別大,尤其是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產業受到的影響更加嚴重。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