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拼多多完成30億融資 欲擺脫微信脫胎換骨?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經歷近三年電商行業大浪淘沙的拼多多被輿論打上了“野蠻生長”的烙印,廉價、假貨、質低等眾多在電商企業看來致命的短板都與拼多多相掛鉤,如今拼多多正尋找摘掉這些帽子的方式。4月11日有消息稱,拼多多完成了新一輪近30億美元的融資,市值直逼150億美元,再加上此前被行業視為阿里與京東用來抵抗拼多多帶來沖擊的淘寶低價版、京東拼購節的問世,均讓拼多多近兩個月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資金加持根基不穩
對拼多多甚囂塵上的質疑聲音,并沒有阻止拼多多獲得資本的加持。4月11日,有媒體公開報道稱,拼多多已完成新一輪近30億美元融資,估值接近15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騰訊、紅杉,為拼多多在早期提供流量沃土的騰訊更是領投方。對于融資一事,記者已經向拼多多方面進行核實,但截至發稿,拼多多并未做出公開回復。
相較于在電商領域中占據半壁江山的阿里、京東,以及站穩腳跟的聚美優品等眾多垂直類電商平臺來講,拼多多從默默無聞到家喻戶曉仿佛是“一夜之間”的事情。根據公開報道顯示,盡管拼多多成立還不足三年,但2017年交易總額已經超過千億,而淘寶、京東、唯品會的年交易總額突破千億時,分別在2008年、2013年以及2017年,三者先后花費了五年、十年和八年。
如今,當拼多多的估值逼近150億美元,唯品會在4月10日美股收盤時,也僅達到110.58億美元。拼多多的快速發跡被業內視為一匹依靠社交的高黏性成長起來的“黑馬”,在微信尚未成為電商企業競相合作的焦點時,拼多多已經開始依托微信中的社交實現流量的裂變。然而一位不愿具名的電商分析師對記者稱,拼多多的快速發展有點“底盤不穩”,拼團模式帶來的低價或者是通過拉動熟人進行砍價之后形成的低價,只是瞄準了對價格極為敏感的消費者,不排除拼多多中存在質量過硬的商品,但對低價的追求意味著難以讓拼多多獲得中高端消費者的認可。
北京中清研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30億美元不是小數目,但拼多多想要借此搶奪中高端消費者或搭建商戶與消費者的關系并不是易事,30億美元難以改變拼多多的現狀。
從拼多多所售的商品來看,低價確為亮點。4月11日,拼多多首頁推薦的商品價格均不超過50元,在服飾類目中30元左右的商品占據了大多數。但在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黃崢看來,拼多多吸引的是“追求高性價比的人群”,并非低端客群。黃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低價只是拼多多階段性獲取用戶的方式。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滿足用戶心里“占便宜”的感覺。
深陷低價低質困局
為滿足消費者“占便宜”的心理,拼多多推出的“砍價免費拿”已經成為新的投訴焦點。
記者發現,拼多多通過發送鏈接請好友砍價的模式中,砍掉的價格呈現遞減趨勢。一位消費者表示,一款392元的美的電烤爐,最開始每位好友可以砍掉十幾元,隨著參與人數越多,可砍掉的價格越低。商品第一次可以被砍掉74.13元,隨后可以被砍掉的金額低至10.99元,當商品價格低于200元時,消費者能夠砍掉的價格已經低至0.06元、0.05元。
在《2016年(上)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中,拼多多投訴率位列零售電商首位。2月7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7年“雙11”網絡購物價格、質量、售后服務》中,拼多多的身影頻現。在調查的箱包類、化妝品類、鞋類樣品三種仿冒樣品類別中,拼多多平臺的商家在3種仿冒樣品類別中均有出現。
眾多消費者在拼多多頁面的留言中也直接指出產品質量不過關。在一款售價450元的電視機的評論中,名為“追夢”的消費者表示,電視是假的,不是王牌,根本沒有清晰度。有媒體此前報道稱,拼多多凍結貨款數千萬元,涉嫌借打假牟利。今年2月,拼多多發布《2017拼多多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報》證實,過去一年拼多多下架了1070萬件疑似侵權商品,全年攔截4000萬條侵權鏈接。可見,難以嚴控的商品質量,對消費者、商戶甚至是平臺來講都是一件棘手問題。面對上述困境,拼多多尋求著解決問題的方式,據了解,拼多多設立了1.5億元消費者保障基金,幫助消費者處理售后糾紛并維權索賠。
社交流量難以開發價值
盡管拼多多的低價備受行業的指責,但京東、阿里等電商平臺已經開始反擊。阿里成立淘寶低價版,京東發動京東拼購節,嘗試用低價抵抗拼多多產生的沖擊。同時,京東聯合美麗聯合集團、唯品會開始發掘微信中的社交流量,尋求獲取新流量的可能性。當電商巨頭開始有所應對后,拼多多還能否穩固現有地位就變為未知數。
趙振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拼多多的確用低價與社交相結合的方式在短期內聚攏了大量的用戶,將獲取流量的資金獲取商品,再用商品交換流量。在流量逐漸進入到瓶頸期時,拼多多的模式具有借鑒性,但并不意味著拼多多可以借此方式獲得長線的發展。
趙振營直言,當拼多多快速獲取流量后,如何保存有價值的流量以及找尋新的獲利方式是關鍵,更是拼多多能否轉型成功的關鍵。眾多消費者在進行消費時,會形成一定的用戶共性,品牌商和電商平臺可以根據用戶共性分析潛在的消費需求。但拼多多聚攏的消費者均是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對商品的性能沒有特定的需求,用戶共性不明顯,拼多多也因此難以根據消費習慣做用戶價值的開發,無法描繪用戶畫像,這就意味著難以將流量進行場景化和貨幣化。獲取流量是拼多多的強項,但未必能發掘有價值的流量,并對流量進行持續的開發。
在趙振營看來,如果拼多多一直按照當前的模式進行發展,從長期來看仍舊難以與阿里和京東相抗衡。拼多多依靠軟件聚攏消費者形成的強關系并不穩定,尤其是在物聯網時代,應用場景的作用會被擴大化,社交功能會逐漸被弱化,而社交本身已經難以實現貨幣化。
{page_break}盡管拼多多創始人、CEO黃崢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自己不是騰訊系,坦言想脫離微信, 但至少目前從記者的體驗來看,拼多多仍然十分依賴微信的熟人社交功能。
記者發現,為了進一步吸引用戶,拼多多還發布點擊領取現金紅包的活動,并聲稱可以提現。事實上,在比較隱蔽的地方顯示有紅包使用“規則”,對提現以及使用有諸多的規定,最關鍵的是,極力鼓勵用戶分享朋友圈以及發送到微信群。
盡管依靠社交推薦,流量上直追阿里、京東,但也意味著遭到反制的力度也同樣在加大。“京東拼購”在寸土寸金的微信入口已悄然上線,其同樣有9.9元包郵區等。阿里也在今年3月份上線淘寶特價版,唯品會在美妝服飾領域也早就推出特價低配版。
除了已上市的電商巨頭外,創業公司中相似商業模式的電商網站也層出不窮,比如卷皮、折800等,也是采取低價拼團模式。在這種背景下,拼多多該如何突圍呢?
“拉新”深度依賴微信
眾所周知,拼多多最先是在微信朋友圈通過熟人社交的方式傳播。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在2017年初時的月活人數大約為2000萬,到2018年初就勁增至1.6億。
在上述成績單的催化下,去年7月份拼多多完成了1.1億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名單中騰訊赫然在列。最新消息中,騰訊再次領投拼多多,金額高達30億美元,不過,對于上述消息,拼多多方面并未證實。
盡管,黃崢撇清自己是騰訊系,并且還試圖脫離微信,通過獨立的拼多多APP來引流,但至少目前來看,拼多多仍然十分依賴微信的熟人社交功能。
記者發現,不同于此前單純的低價拼團,現在拼多多平臺上為了促使用戶進一步下載,增加了更多玩法,例如用戶連續簽到3天必得微信現金紅包,在分享簽到頁面后,返回拼多多也可獲得現金,好友點擊量越多,現金越豐厚,如果發送到微信朋友圈能實現現金翻倍。
記者發送給微信好友之后,拼多多頁面上顯示:“何炅給你發了4.51元微信現金”,不過有時間限制,現金紅包將于當日24點過期,返回APP點擊領取后,這筆錢還不能輕易到手,你還需要邀請3位好友參團,參團成功后才可以得到現金,截止時間在6個小時之內……總之,一切的宗旨是要求你在朋友圈分享,記者在各種分享之后,仍未得到可提現的紅包。
在購物環節,記者下單了一份商品后,點擊下方“還差1人拼成”的拼單信息中的“去拼單”選項,結果在拼成并且付款之后,頁面還顯示“還差1人,趕快邀請好友來拼單,拼單已發起,人滿后立即發貨”,并且要求在微信以及QQ等平臺分享鏈接,就算已經分享給了好友,返回拼多多頁面時,總是仍然顯示還差1人。
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除深度依賴微信社交平臺外,還存在商品質量不過關以及價格虛高方面的問題。一名來自華中地區某城市的徐姓消費者告訴記者,當初知道拼多多平臺是通過微信群。自己通過平臺購買后,發現參團或者秒殺的商品存在價格虛高的問題,比如一件商品,淘寶上只需要30元,但在拼多多上的標價會提升至120元至130元不等。
從訂單量來看,拼多多平臺上以家居類產品居多,而生鮮水果類的訂單量最高,記者在商品評價看到的內容大多類似“就這個價格了,質量是真的差”“褲子太小了,質量太差了,不過這么便宜包郵就懶得退了”等。對于退換貨的要求,某入住平臺的服飾商家告訴記者,“非質量問題郵費自理,質量問題商家承擔”,但對于如何判斷是質量問題,商家語焉不詳。
拼多多的“四面楚歌”
對于京東和阿里而言,顯然不希望出現“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情況。2018年1月份,京東和美麗聯合共同成立了子公司微選,將在微信級入口“購物”里建立微信內的電商新平臺,而拼多多并沒有類似合作。事實上,京東早在2016年已出手,上線了低價拼團平臺京東拼購,只不過于2018年3月份才開始面向零售全類目招商。
記者在微信購物入口京東拼購上發現,從商品價格上來看,除了9.9元專區以外,大部分商品價格均處于中低檔位,在品類方面與拼多多有相似之處,并且依靠微信的導流,直接對拼多多造成沖擊。
眾所周知,拼多多基于社群,依靠“爆款+低價+免傭金”,再背靠三、四線市場,從而實現高速發展。相關數據顯示,拼多多的用戶70%為女性,65%來自于三、四線城市。
不管是京東拼購,還是今年3月份淘寶推出的淘寶特價版,用戶群體均高度重合。記者從阿里內部人員處獲悉,阿里其實早就意識到拼多多的威脅,早在年前就率先推出了淘寶特價安卓版,隨后才上線蘋果iOS版,因為在上述員工看來,淘寶特價版的用戶更多來自安卓版。
以服飾以及化妝品為主的電商巨頭唯品會也早就開始行動,唯品會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稱,公司有個特價版的單獨APP早已經上線,“只不過當初只在內部員工推廣使用比較多,并沒有大量的對外推廣。”
除了巨頭圍堵外,在武漢及深圳設立雙總部的新興獨角獸企業卷皮網、折800網站等同樣是采用上述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低價商品的模式上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如何保障產品質量,黃崢自己也承認,“供應鏈升級將是我們很長時間內的戰略重點。拼多多的最終模式是使得上游能做批量定制化生產,但我們現在對上游的投入和整個產業鏈的賦能都太弱了。”
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面對這場突圍賽,拼多多該如何轉型,才能不泯然眾人,相當關鍵。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