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貿易協定》的關稅減讓將推動“一帶一路”的建設
近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亞太貿易協定》第四屆部長級理事會傳出消息,2017年7月1日起將正式實施第四輪關稅減讓,一般關稅減讓平均幅度高達33%。該會議同時宣布啟動協定項下貿易便利化、投資和服務貿易領域實質性談判。
寧波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認為,《亞太貿易協定》即將推出的第四輪關稅減讓,有望加強中國與東亞、南亞的經貿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同時也將對我市擴大與協定成員國的經貿往來帶來實質性利好。
《亞太貿易協定》前身為簽訂于1975年的《曼谷協定》。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該協定。目前,該協定成員國包括中國、印度、韓國、斯里蘭卡、孟加拉國、老撾和正在履行國內審批程序的蒙古國,擁有28億人口的龐大市場。數據顯示,2001年至2016年,中國與其他協定成員國雙邊貿易額從410億美元擴大至3358億美元。其中,出口額從159億美元擴大至1727億美元。
《亞太貿易協定》成員國也是寧波的重要貿易伙伴。據統計,2016年,我市對該協定成員國的進出口總額達到72.3億美元,其中出口額40.1億美元,以化工產品、皮革制品、服裝、鋼鐵制品、機器、電氣設備、玩具等為主。
從第四輪關稅減讓內容看,面向全體成員的一般關稅減讓降稅數目比第三輪談判增長2.5倍,平均降稅幅度為33%。為進一步提升關稅減讓的實施效果,各成員國還對原產地規則進行了優化。寧波檢驗檢疫局提醒我市相關企業,應及時對照《亞太貿易協定》的降稅清單,合理選擇原產地證書,充分享受關稅減免優惠。
相關鏈接:
隨著消費升級和“海淘”電商平臺的普及,2016年跨境電商產業增速迅猛。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6.3萬億元,是2013年時的2倍多,“海淘”用戶規模達到4100萬人次。預計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預計將達到8.8萬億,“海淘”用戶規模達到7400萬人次。
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消費者對品質商品的日益關注,使得從母嬰商品興起的“海淘”浪潮,逐漸擴充到美妝、數碼、百貨、服飾箱包等全品類,在更多年齡層次和需求的消費者進入的同時,“海淘”電商的業務量也隨之增長。
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主要集中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兩地。長三角擁有發達的輕工業基礎,服飾、鞋帽和家居類產品銷售領先;珠三角擁有高度集中的生產制造基地、豐富的外貿人才儲備,成為跨境電子商務賣家集聚地。
從用戶年齡層來看,80后是最愛“海淘”的群體,同時購買力也最強,80后用戶在“海淘”用戶的占比超過5成達57.5%。其次是90后用戶,數量占比為25%;70后用戶占比為15%排名第三位,60后和00后用戶總計占比不到3%。從平均訂單額來看,80后用戶購買力最強,平均訂單額排名第一,70后排名第二。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