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電商企業借“貨到付款”逃避稅收 被罰款5.4億盧比

繼印度卡納塔克邦政府禁止亞馬遜印度公司銷售電子產品及其他部分商品后,相關部門對多家在2012至2014年度逃稅的網絡零售商處以了5.4億盧比的高額罰款。印度最大的電商平臺Flipkart通過貨到付款的方式逃避稅收,被處以數以盧比的罰款。
1月25日的報道中了解到:這些被處罰的公司包括Flipkart、Jabong、以及持有時尚電商Myntra股權的Vector E-commerce和Robemall Apparels(旗下有服飾零售網站Zovi.com)。
Flipkart接到的罰單金額最大,為4.715億盧比;Jabong為3890萬盧比,Vector E-commerce為2230萬盧比,Robemall Apparels為360萬盧比。
去年, 卡納塔克邦商業稅務部門禁止在該邦提供貨到付款服務,因此Jabong、Myntra、Flipkart和Snapdeal暫停了該項服務。但該禁令形同虛設,這些公司現在已重新開始提供該項服務;只有政府官員還在自欺欺人地堅稱禁令仍在生效。
該邦稅務部門的一名高級官員聲稱:“我們將會對所有的電商都進行征稅。由于網絡零售商沒有實體店,其網站就充當了展廳的功能。如果產品出售給本地買家,那么就應當征收地稅(regional taxes)。所有的交易都要報稅。”
銷售稅務部門曾表示,過去的兩年,偷稅漏稅的公司都受到了處罰。現在,部門正在查找其他有逃稅行為的電商,一旦罪名成立,他們都將受到處罰。
卡納塔克邦商業稅務部門認為,按照印度相關法律,網絡零售屬于商業行為,理應交稅。即使訴諸法院,公司也會敗訴。
卡納塔克邦業內資深人士E Binny表示:“在印度,電商每天的銷售額在1億盧比以上。因為逃稅,他們的商品可以打到很低的折扣折。而實體店不僅需要交稅,還有各種成本,如展廳費用以及員工工資。”
而且,因為喀拉拉邦民眾受教育程度較高且互聯網較為普及,電商的偷稅漏稅危害就顯得更為嚴重。古拉蒂財務和稅收協會成員Jose Sebastian說:“任何國家的財政收入都來源于商品稅,網絡零售的稅收不容忽視。”
Flipkart公司的發言人聲稱:“我們所有的交易都是透明的。公司的經營行為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我們會積極與當局溝通,避免誤會的產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