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鳥大力布局體育產業 是賭注還是出路?
貴人鳥近日公告,公司擬與虎撲(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虎撲體育”)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虎撲體育構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擬合作成立體育產業基金,基金目標規模20億元;同時雙方開展線上線下合作,努力形成公司線下體育產業資源和虎撲體育線上流量資源有效商業化的雙贏局面。
貴人鳥開始發力資本市場,與虎撲體育結盟,奔波互聯網尋找新盈利模式,嘗試聯接線上線下O2O。體育服飾用品專業制造商“華麗”轉身,力圖打造多種體育產業形態的體育產業化集團。
虎撲體育,核心用戶群體為青年男性體育人群,是國內體育垂直領域的大佬,旗下擁有專業體育網站-虎撲體育網(HUPU.com),在PC和移動互聯網平臺的體育垂直領域均占據領先地位,其線下運營的各類型賽事、體育活動超過10萬場,2014年成為參與運營大型商業賽事場次最多的國內企業之一。
政策東風 貴人鳥搶占先機
國務院46號文提出促進體育產業消費,至2025年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政策東風吹響號角,各大體育品牌紛紛都期待能順勢逆轉持續了兩年多的行業頹勢,關店、庫存、渠道已經將多位大佬拖入泥潭,自身難保。
體育鞋服制造行業的日漸低迷并不代表體育產業無利可圖,要知道很多大型體育賽事主辦方雖然都是政府,但是運營都是專業體育公司在做,一場高級別的馬拉松賽事毛利高達50%,凈利也有30-40%。而且隨著體育大產業的逐步發展,將會吸引到更多的資本進入,諸多資本機構加速布局體育產業。
隨著資本與體育產業的碰撞,早已殺入體育制造行業的各大品牌都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面對如今互聯網思維的狂轟亂炸,單一商業模式已經很難獨善其身。貴人鳥此次與具有互聯網支撐的虎撲合作并通過借款泉晟投資入股虎撲,多維構建體育產業戰略路線率先明朗。
但是再好的政策引導也只能成為企業發展的催化劑,并不是強心針,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還是要靠平日的扎實演練,鍛造強健的體魄和敏銳的協調性,在市場中奔涌馳騁。
主業短板 木桶效應制約發展速度
一方面是大手筆成立體育產業基金,但另一方面貴人鳥的主業卻并不盡如人意。貴人鳥1月24日登陸上交所,在募集9.43億元后不到一年,12月1日又提交了發行8億元公司債的申請。公司發行8億元公司債主要用于補充運營資本。對于貴人鳥一年內兩次融資的行為,該公司董秘表示,公司發行8億元公司債主要是補充流動資金,優化公司的財務結構。貴人鳥三季報顯示,公司賬面上負債總額為15.4億元,短期借款6.47億元,債務壓力較大。據了解,貴人鳥自上市以來,業績持續下滑,且下滑趨勢不斷擴大:2012年營收28.55億元,2013年下滑15.76%跌至24.05億元,2014年貴人鳥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分別下滑19.04%和5.77%,前三季度,貴人鳥營業收入大幅下滑20%至13.39億元,凈利潤下滑23.06%至1.91億元。
貴人鳥處于本土運動品牌的二線梯隊,擁有三、四線城市的強勢地位。市場的錯峰定位使其與其他運動品牌的競爭占有分化優勢。但是自2012年開始,李寧、安踏等體育運動品牌巨頭們就紛紛步入寒潮期。為了改變渠道喪失、銷售下滑的現狀,巨頭們紛紛調整產品風格以吸引拉動更多消費。越來越大的庫存壓力導致整個運動用品行業向低線城市開店,甚至是阿迪達斯和耐克這樣以一二線城市為目標市場的國際品牌也開始在三四線城市開店。在整個體育運動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一線運動品牌的渠道下沉給主要布局二三四線城市的貴人鳥實在是增加了不少壓力。
目前體育用品行業朝著專業化、時尚化方向發展,新近,各大國際品牌紛紛開設女性體育用品專賣店,繼續爭奪細分市場,跨界合作更是層出不窮。但貴人鳥在這兩塊本行業的至高戰略陣地上還沒看到有針對性的布局戰略。相比之下,國內361墻外開花墻內香,積極走國際路線,用海外影響力夯實國內市場,海外布局持續穩定擴大。李寧也重新出山,開始涉足戶外、兒童等專業領域,擴大消費群體。
產品是基本,主業短板引發的經營成本增加與收入減少,必將制約其綜合發展。線上銷售板塊,貴人鳥也未盡心耕耘,將電商交給代理商做,而且主要以銷售庫存為主,從全國各地收回的庫存發給經銷商,所以也很難看見其亮眼的銷售業績。再反觀國內服飾類電商巨頭,都是第一時間將新品置于線上,讓消費者最快看見推新,全線上架,讓消費者全面掌握品牌的流行概況,激發更多的消費行為。線上消費主力軍的實力毋庸置疑,貴人鳥也應盡快調整,拿出精力備戰第一線,建構起與消費者最直接的親密接觸。
對于貴人鳥,投資虎撲短期戰略意義大于業績貢獻。合作初期對上市公司利潤貢獻較為有限,押注之后,能否為企業自身帶來更多發展空間,破冰主業日益萎縮的僵化局面,前景并不明朗。如果未來雙方在用戶、品牌推廣、電商等領域能實現優勢互補,推動公司在線上業務的發展,吸引體育消費核心人群,或可盡快尋找到一條光明出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