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發布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應急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應急產業規模顯著擴大,應急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為防范和處置突發事件提供有力支撐,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應急產業在紡織品應用方面,主要是用于預防和防護。其中,個人防護產品,如阻燃、防靜電、絕緣、拒水、防輻射、防油、防彈、防生化等防護產品,安全帽、目鏡、面具等頭部防護產品,絕緣、高溫、低溫、防砸等手足防護產品,安全網、安全帶等防墜落產品,眼睛、面部、手等護膚用品,疫苗等。防護材料,如聚碳酸酯、凱夫拉纖維、有機芳香聚酰胺纖維、超高強度聚乙烯、耐燃耐火材料、阻火填塞材料、阻燃劑及阻燃材料、耐燃耐熱電線電纜、防火建筑裝飾材料等。“國家此次全面部署應急產業發展,對于防護產業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紡織業界人士分析道。
《意見》部署了六項主要任務。一是加快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對應急產業相關科技工作進行支持。二是優化應急產業結構,采用目錄、清單等形式明確應急產品和服務發展方向,支持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應急服務機構發展。三是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形成應急物資和生產能力儲備基地,建設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四是支持企業發展,培育大型企業集團,促進應急特色明顯的中小微企業發展。五是推廣應急產品和應急服務,激發全社會對應急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完善重要公共場所應急設施設備的配置標準,推動應急設施設備裝備與建設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六是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支持企業以高端應急產品、技術和服務走出去,引導外資投向應急產業有關領域。
《意見》在充分利用好現有產業扶持政策的基礎上,著眼于打通應急產業發展政策瓶頸問題,從產業標準、財稅支持、投融資、人才發展和完善法規等方面提出了5條政策措施。一是完善標準體系,加快制定、修訂應急產品和應急服務標準。二是加大財政稅收政策支持力度,對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鼓勵類的應急產品和服務,在有關投資、科研等計劃中給予支持;建立政府引導應急產業發展投入機制,落實和完善適用于應急產業的稅收政策。三是完善投融資政策,鼓勵各類資本投向應急產業,支持符合條件的應急產業企業在海內外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加大對應急產業重大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四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育核心技術研發人才和科研團隊,鼓勵海外專業人才回國或來華創業。五是優化發展環境,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應急產品認證制度,支持應急產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用地。
工信部表示,今后將引導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品牌經營等方式進入應急產業領域,培育形成一批技術水平高、服務能力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優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促進特色明顯、創新能力強的中小微企業加速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