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提出TTIP紡織品和服裝貿易談判目標
美國正與歐盟進行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伙伴協議(TTIP)談判,為美國紡織品和服裝產品尋求在完全互惠的原則下進入歐盟市場。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表示,正在進行的TTIP談判旨在創造一個顯著擴大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提高經濟成長及增加就業機會和國際競爭力,并解決全球所共同關心議題的雄心勃勃和全面性的自由貿易協議。
USTR稱,「我們將透過有效的海關合作關系,以及促進美、歐間紡織品和服裝貿易之其他規定,為輸銷歐盟的美國紡織品和服裝產品尋求獲得完全對等的市場進入。
2013年美國紡織品和服裝制造商對歐盟市場的銷售近24億美元,USTR表示,輸銷歐盟紡織品和服裝進口關稅的消除,將為融入歐洲供應鏈創造新的契機。
USTR稱,「加強美國與歐盟海關的合作亦將有助于確保不符合TTIP規定的紡織品和服裝產品不會透過第三國進入美國」。
服裝企業亦敦促TTIP談判美、歐之間的服裝貿易法規能進一步調和與簡化。
相關鏈接:
目前正在進行的「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與「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伙伴協定」(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ttip)兩大主要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談判,一旦完成并生效后,將可能對美國紡織品與成衣貿易產生廣大影響。目前已有20個國家與美國簽訂fta,而在tpp與ttip生效后,該數量將增加至54國。
目前美國紡織品與成衣業業者所關注之焦點,在于tpp與ttip最終協定文本是否包括「從紗開始」(yarn-forward)條款;大多數fta皆採用該塬則作為紡織品之塬產地認定標準。所謂「從紗開始」塬則,係指紡織品所使用之塬料應來自于各fta成員國之「紗線」(yarn)以及「織物布料」(fabric),方可享有紡織品與成衣進口關稅之優惠。
然而,tpp情況較為復雜的塬因,乃在于如越南等主要紡織品與成衣製造與出口之成員國,目前係由中國大陸及韓國等非tpp成員國進口紡織品塬料。若排除適用「從紗開始」塬則,則越南紡織品業者繼續使用由非tpp成員國所進口之紗線及織物布料製造紡織品及成衣,卻仍得以較低或零關稅之優惠,將其紡織品出口至美國。因此即使是其他紗線與織物布料出口國并非tpp成員國,亦將受惠于tpp談判效益,而越南成衣業在美國市場之比例也會隨著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歐盟28個成員國為美國最大出口市場,故美國與歐盟之ttip一旦完成并生效,亦可能會對美國紡織品與成衣業產生重大影響。歐盟零售商可能選擇由美國進口丹寧布而不再由亞洲國家進口。tpp可望于今(2014)年完成談判,惟ttip尚處于前階段之談判。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